房颤,全称为“心房纤维颤动”,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心房发生了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提到心律失常,王药师在这里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房颤和心律失常的趣味小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11年,当时47岁的莎士比亚关于他的不适症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的身体在颤抖,我的心在疯狂的舞动,但这病没有引起我的快乐”。在这段描述5年后,莎翁与世长辞。

17年后英国生理解剖学家Willan Harney首次在动物体上直视到了房颤的发生,他描写到“实验动物的右心房发生了一种极不规律的特殊的运动,此时心房已丧失了规律收缩,变成一种蠕动”这可能是人类第一次对房颤这一疾病进行直观的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6年人类记录到第一份房颤的心电图,从而确定了这种心电现象的存在。

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可以看出人类研究房颤的历史比其他心律失常更悠久。因此国外的学者将房颤趣称为“The grandfather of arrhythmias”(心律失常的爷爷)。

同时房颤又被称为“爷爷的心律失常”,为什么这么说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60岁以上是高发人群,65岁的发生率为4%左右,而75岁以上更高达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颤到底有什么危害?

房颤引发的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脑卒中,它可以使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3-5倍,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极易导致偏瘫或者猝死。而且,大约有15%-20%的脑卒中都是房颤引发的。

房颤发生时,心房会丧失大部分的收缩功能,心房中的血液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很容易淤积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就会随着血液送到全身各个地方去,堵塞到脑动脉,就会引起脑梗死,堵塞到下肢动脉里就会导致下肢缺血坏死。由于大脑是血栓最容易到达的地方,所以脑梗死事件发生的最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颤除了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外,还会增加痴呆风险,包括血管性痴呆;造成心脏扩大与心力衰竭,增加心源性猝死事件;增加各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整体病死率约为健康人群的2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房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阵发性的房颤很可能发展为持续性房颤,引起大的并发症,治疗效果也将大受影响。

有针对心房颤动的检查吗?

心电图是目前最方便,且低廉的检查方法,在基层医院就能完成。

如果你自己感觉到心悸,或者摸到脉搏有不规则搏动,建议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排除房颤的可能。不过也有一部分的房颤患者属于阵发性房颤,会阵发性的发作,那么普通的心电图就不一定能诊断清楚,这时需要24小时心电图来进行筛查。

房颤应该如何治疗呢?

1. 评估

房颤发生以后,医生首先要根据你的相关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甲亢等疾病,来明确房颤的发病病因,同时进行卒中和出血风险的评估,如果有相关病因,那么先要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和基础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转复治疗

一般为了控制不规则的心律,医生会通过药物或者手术将不规则心律转为正常的窦性心律,使得房颤不再发生。药物治疗目前是临床上控制心律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有盐酸索他洛尔、心律平、胺碘酮等。索他洛尔的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较好,被临床上视为房颤的一线用药。手术的话则以射频消融术为主,创伤小,患者耐受性也较好。

3. 抗凝治疗

前面我们提到,房颤一个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血栓的形成,所以抗凝治疗是改善房颤病人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