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5月20日讯(通讯员 林岱)违规电焊安全风险大,极易引发事故,为进一步提升电焊作业智能化监管水平,聚焦电焊作业点多面广、人机失管突出等监管难题,推动形成电焊作业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智能化监管机制,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手段试点建设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平台。通过电焊设备“加芯赋码”,推动企业层面和社会流动层面电焊作业从“以人管人”向“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转变,实现电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人、机、事”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电焊作业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平台建设内容:首先,在全区范围内摸排辖区内、行业领域内、管理范围内涉电焊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含外包施工作业承包单位)情况和持证人员情况,完善各类电焊作业场所、电焊设备、作业人员等基本信息数据库。其次,采取统一集中安装和上门安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电焊机二维码和物联网芯片安装工作,同时推进增量电焊机信息化管控。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督促涉电焊作业生产经营单位积极落实电焊机联网改造、扫码开机等各项工作。“边安装、边培训”,对所有电焊作业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开展操作培训,全面开展扫码应用。最终对完成硬件改造的电焊机实施动态智能监管。

下一步,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将基本实现涉电焊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装尽装”、“扫码开机”,运用智能化监管手段确保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同时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逐步消除无证作业现象,提升全区动火作业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