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307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坐地铁5号线到达黄渠头,亮蓝色的建筑群组成的“森林”就闯入视野,这是曲江创意谷。 夜幕降临,不少周边的“上班族”走进这座“城市峡谷”,翻开生活的另一面。

音乐会、街 区 艺术装置展、 吉他弹唱……区别于 传统的商业综合体,创意谷以多样化的活动 ,在错落的“钢铁 森林”里形成了一种 独特的城 市文化气息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创意谷这样非标准化、规模化的新型商业街区,在曲江并非个例。

今年初,西安市商务局公示确定了10个街区作为2024年“醉年味”特色商业街区,西安大悦城位列其中。西安唯一室内裸眼3D天幕大屏、大雁塔最佳观景平台、西安最大室内下沉广场……西安大悦城同样具有着新型商业街区文化的“培养皿”。

大雁塔最佳观景平台——查特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雁塔最佳观景平台——查特花园

事实上,以非标准化、规模化的形式构建新型商业街区,不断探索个性化消费趋势,已经是当前时代的选择。

那么商圈如何留住消费者的心?我们逛街,究竟逛的是什么?

当“逛街”成为

一种个性表达

01

当下时代,消费主力群体拥有更开放自由的文化成长背景,更崇尚对自我的表达,愿意为热爱、为个性买单。

聚集在西安大悦城里,为“西北第一家”“网红产品”而来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茅台冰淇淋”“MUJI咖啡”“Tea’stone新中式茶饮”……满足时尚年轻人消费习惯、消费潮流的商业场景构建越来越立体、全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似乎可以在喝茶中体验“茶道”与自我的联系,也可以在喝咖啡时模仿一种“高效简约的城市生活样板”。浪尖弄潮的本质,其实是符合年轻消费者群体通过消费对自我身份、个性表达的心理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消费个性化的“大势所趋”,非标准化的商业街区可以通过不同维度的“特立独行”,建立一种心理距离维度上的竞争优势。

上个月在创意谷引爆社交平台的“面包节”就是很好的例证。聚集不少精品小众面包品牌,点燃的消费热情暗含着“新奇”的逻辑:小众的、新鲜的、物美价廉而创意十足的——一块面包也能成为消费者个性表达的“金钥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再聚焦到5月1日刚刚开业的曲江银泰ACT街区。迪士尼机器人商店及拍照机项目、东映动画、YOOOOSHOP、JUNGLE+密林玩具+……近十个知名品牌确定入驻,以“全国或西北地区的首家店铺”吸引着泛次元文化群体的注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沿、时尚、多元化,曲江银泰ACT街区锁定“二次元”爱好者群体的目标自然产生了虹吸效应。消费者集聚于此,买单的不仅仅是简单的“IP”与情怀,更是背后能够连接同样文化背景人们的心理情感,以及自我的表达。

说到底,当“逛街”成为一种个性表达,非标准化的商业街区也已经迭代为消费者需求驱动的发展模式,成为曲江商圈的一抹亮丽风景。

当“逛街”成为

一种场景感知

02

非标准化的商业街区常常会被人讨论的,就是“复杂”又新奇的露天街区。

“又在创意谷迷路了”“大悦城的观景平台看大雁塔视野极佳”“万象天地的长楼梯好出片”……诚然,“Mall+街区”的形式对逛遍传统商圈的人们短时间内来说有些复杂,但也创造出更生动、具有可塑空间的新商业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场景有时候是创意集市,有时候是运动场地,有时候,仅仅作为文化装置的休憩地就已经吸引了不少消费人群。这种“在地化”的融入,正源于空间和场景的不断包容,才营造出自由、个性的城市商业风格。

最好的诠释案例是业已动工的西安太古里。

西安太古里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1.9万平方米,包含零售商场、文化设施及居舍系列的奢华酒店等业态。可以想象,建成后的太古里街区具有巨大的空间想象可能,将构造出“新商贸”“新时尚”“新创意”的街区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太古里选址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又是一项场景“在地化”的融入。其实不只是太古里,落座大唐不夜城旁边的西安大悦城也已力证这种融入场景原有文化背景、空间风格的重要性。

2023年,行业媒体发布CSVB中国商场价值榜中,西安大悦城取得了年度城市商业标杆奖及年度IP先锋奖,“西游IP全场景化营销”榜上有名。 取得行业认可的原因,其实在 大悦城 下沉中庭可窥见一二。

在“勿空街区”,一尊“双手合十”的“悟 空像”正对大唐不夜城广场中央的“玄奘像”,遥相呼应之中,构建的“西游文化”场景已然成潮流打卡地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勿空街区”内的悟空雕像

这样顺应“在地化”属性的场景打造比比皆是。今年四月,曲江池周边道路樱花烂漫,在曲江池遗址公园旁的金地广场顺势推出“春日露营计划”,以自有开放空间融进春日文化中,带动了不少消费。

可以说 ,当“逛街”成为一种城市场景的感知,那么营造出来的“文化风格”“空间氛围”就影响着人们的群体感受,成为商圈留住消费者的心的重要“组合牌”。

当“逛街”成为

一种文化生活

03

“上百支蜡烛装点着小小的舞台,簇拥着舞 台中央的三角钢琴,一场烛光音乐会即将上演……”这是去年12月,《人民日报》题为《西安曲江创意谷展演中心多元设计巧定位》的报道内容。

它呈现的,正是曲江创意谷将艺术与商业结合的“文化生活”定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艺术触手可及”走进非标准化的商业街区,构建文化生活所需要的配套服务消费场景就撬动了商业街区的新发展模式。想 象去创意谷看一场画展: 午后,购买 水饮去 看展, 拍照, 傍 晚 吃 饭时 筛 选 照片,饭后消食 闲逛…… 文化生 活所 撬动的 一次 次出行,都将 促 生不少消费链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意谷中央广场

同样,不论是文化空间、艺术展,还是音乐会、Live现场,新型商业街区消化的不仅仅是商业与艺术资源,也是城市“存量资源”的再“变现”。

譬如由工厂改造而成的量子晨,以酒吧、电竞、街头文化吸引着年轻人群;由学校旧址改造而成的翠华里,以公共空间艺术策展的城市文化串联了街区内部的商业生态;由西影厂而成的西影TIME,以露天电影、影视艺术展览等为主的文艺生活成为了不少人的傍晚消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影圈子露天电影

非标准化的商业街区可以创造城市文化增量,也可以撬动历史遗留存量。总而言之,当“逛街”成为一种文化生活的方式,非标准化的商业街区就将以更灵动、多元、融合的形式挖掘出城市商业发展的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论是增强个性化消费体验,还是强调城市文化背景,都是曲江商业街区发展的新 尝试。 这 既体现了曲江的现代城市气质,也呈现了曲江根植文化底蕴,推进文商旅融合的发展步伐。

构建具有 特色的商业文化街区,由此 触及 消费者 的心,让“逛街”成 为 生活 ,也成为城市文化建构的一部分,这 正是曲江选择 。

编辑:羚玮

校对:蔷薇

初审:媛媛

终审:文静

西安曲江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