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对免疫的认识首先是从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开始的。

人类观察到传染病患者在痊愈之后可以抵抗该种传染病再次侵袭,由此开始尝试通过人工轻度感染某种传染病以获得对该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因其通过呼吸道传播,人是唯一的易感宿主,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在1772年,英国王室就开始允许在英国小孩中接种“人痘”。据记载,天花流行时,种过痘的人群死亡率只有不接种人群的1/10到1/5。种人痘预防天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为日后牛痘苗的发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公元18 世纪后叶,英国医生爱德华·詹森(Edward Jenner)观察到挤牛奶女工接触患有牛痘的牛后,可被传染却不会再得天花。他意识到人工接种“牛痘”可能有预防天花的作用,于是,用两年时间在24名志愿者身上进行了接种“生痘”预防天花的试验,取得了成功。

1980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庄严宣布,全球已经消灭了天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痘

A:中国古代人种人痘苗;B:德华·詹森种牛痘苗

01 “无免疫”——生活在泡泡里的男孩

然而,潜藏在人类身边的危机,并不只是虎视眈眈的病毒,人类对自身免疫系统的干涉十分有效,但并不能屡屡成功,而我们自身也可能因种种原因导致免疫系统上的缺失。

戴维·维特尔(David Vetter),被称为“泡泡男孩”,出生时患有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这是最严重的原发性免疫缺陷中的一种。

这种基因状况决定了戴维没有免疫系统,他无法产生T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他的B细胞也不具备任何功能。所以他具有“免疫缺陷”,连最轻微的感染也无法抵御,甚至普通感冒也可能会致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7年7月被母亲抱着的戴维·维特尔

在接下来的12年里,戴维生活在一个特制的无菌塑料泡泡中,以维持相对无菌的环境。

戴维有朋友,他在家和医院上课,和他的姐姐一起玩,他最喜欢的颜色是紫色,热爱《星球大战》(Slar Wars),还曾为了逃学而藏过铅笔。

而戴维的父母也从没放弃过希望,他们坚信实验生物学教授拉斐尔·威尔逊 (Raphael Wilson) 的观点——如果 SCID 患儿能够在无菌环境中长时间地生活,只要等到找到匹配的骨髓捐献者就有可能被治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维,1979年6月

令人遗憾的是,经过12年在泡泡中的生活后,在1984年,戴维接受骨髓移植,仅四个月后,因EB病毒入侵体内产生的并发癌症去世。

如今,现代医学引入基因检测的手段,许多患有SCID的儿童得以早期诊断,接受了骨髓移植,并且现在过上了健康的生活。

02《人体不可思议的兵工厂》

那么,在人体机体的存续中居功至伟的免疫力(系统)包含什么?它究竟是如何工作并保护人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体不可思议的兵工厂

[英] 凯瑟琳·卡弗 著

徐说 译

2023 年 11 月

免疫系统大作战!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冒险——借助从医学史到科技前沿的各种实例,本书将带领读者探索人类体内不可思议的兵工厂,探讨它如何抵御从普通感冒到瘟疫的各种疾病。

眼泪、鼻涕也是免疫系统的产物?胎儿与准妈妈居然是寄生与被寄生的关系?这些看似匪夷所思的说法,本书都会给你一个合理的解释。

“肚子破洞”的病患让人们认识了胃酸;只能靠隔绝细菌的“泡泡”生活的男孩…….免疫可以治愈你,也可以伤害你,这场冒险还会带给你更多令人惊叹的医学小故事。

不存在难以理解的医学名词,没有冗长繁琐的药物名称,这是一段“战斗童话”的游览旅程,让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

这是一本讲免疫的书,从主要防御措施开始,向读者介绍免疫系统的各种工作方式。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借助从医学史到科技前沿的各种实例,探索人类体内不可思议的兵工厂,探讨免疫系统是如何抵御从普通感冒到瘟疫的各种疾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者简介

凯瑟琳·卡弗(Catherine Carv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凯瑟琳·卡弗(Catherine Carver)

在完成了第一个自然科学学位后,她继续在阿伯丁大学学习医学,期间还在坦桑尼亚与结核病、艾滋病毒患者一起工作。她曾在惠康基金会工作,在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担任过研究员,还在哈佛大学学习过公共卫生。

凯瑟琳·卡弗现居住在苏格兰,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科学传播者,她曾为《柳叶刀》《科学美国人》《教育》《马赛克》和《惠康基金会》撰写博客。

03 免疫系统参观指南

2000 多年前,人类就发现曾在瘟疫流行中患过某种传染病而康复的人,对这种疾病的再次感染具有抵抗力,称为免疫(immunity)。immunity这个词来自罗马时代的拉丁文“immunitas”,原意为豁免徭役或兵役,后引申为对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力。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分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疫系统的组成

而关于人体的免疫系统,这次让我们从一个故事出发。

以下内容来自《人体不可思议的兵工厂》

前言

养兵千日

史诗里的每一个故事都需要一位英雄。我们的英雄身高12微米,寿命以小时计算一一它就是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你的性命依赖它来保全。不要小看它迷你的身材和短暂的生命。中性粒细胞能够分泌DNA形成的网状陷阱去抓捕腺鼠疫的病原体,能释放酶分解炭疽芽胞杆菌,还能够对细菌发动大规模袭击并光荣牺牲。我们的身体与周围环境中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之间永远炮火连天,而中性粒细胞就是我们的关键兵力。从性交到清洁厨房水池,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自身暴露在上百万的潜在入侵者面前,但我们依然相当安全。大多数时候,入侵者都失败了。因为人体就像一座十分坚固的城堡,驻有数十亿士兵。有的士兵只能存活不到一天,有的士兵能在多年后仍记得打过的仗这一切都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支看不见的队伍,我们将一同领略有关这支队伍的种种奇迹和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冒险将从游览主要防御措施开始。我们身体的主要防御措施包括眼泪、鼻涕、胃酸和一众具杀伤性的细胞。借助从医学史到科技前沿的各种实例,我们将探索人类体内不可思议的兵工厂,探讨它是如何抵御从普通感冒到瘟疫的各种疾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胞层

接下来,我们将一口气看完器官移植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一从第一起心脏移植到实验室培养的阴道,以及免疫系统对移植成败的重要影响。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做过器官移植,但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依赖于异体细胞。这将是“寡不敌众一章(第五章) 的中心,你将读到有关免疫系统与身体内数以亿计的常驻菌之间关系的新证据。

在这些肮脏的事情被揭露以后,我们将谈一谈性科学,研究一下免疫系统在短暂邂逅时、在我们遇见爱情并跳起“免疫探戈”(第六章)时的作用。后续的一章将抓住大好时机,谈一谈怀孕。在写这本书时,我可爱的女儿正寄生在我的腹内,我在这一章中倾注了真情,因为它讲述了免疫系统如何允许甚至鼓励胎儿存活尽管胎儿是外来入侵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9个月妊娠简化图(图源:维基百科)

当然,并非所有寄生生物都是可爱可贵的。在“寄生生物的王宫”(第八章 )中,我们将认识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居住在我们体内的生物,以及免疫系统将它们清扫出门的方法。这一章还介绍了寄居在大脑内的蠕虫,以及小小的寄生虫是如何让人想去高空跳伞的。读完这些令人不愉快的内容后,会有一些轻松的阅读,涉及我们的适应性刺客——T细胞和B细胞,以及我们如何制造出多如繁星的抗体。接下来,你将会读到人类如何训练这些细胞听从指挥。疫苗是人类操纵免疫系统的一大胜利,让我们能够预防和治疗一系列严重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不同种类的寄生虫的卵(图源:维基百科)

然而,这个故事不会是一路彩虹,我们将发现过敏背后的可怕事实,以及身体如何对一些看似无害的事物——比如草莓、乳胶,甚至是体育锻炼——产生过激反应。免疫系统将在后面的一章中继续扮演反派角色,我们将探讨其阴暗面,看一看当它将火力对准自身时会发生什么。在拿出我们的防御措施之前,我们先谈一谈“无防御”(第十三章 ),了解一下过弱的免疫系统导致的可怕后果,及其怎样使正常生活变成奢望。

以此为跳板,我们跃向免疫系统最凶猛的敌人。排在首位的是癌症,这位大腕占据单独的一章,我们将回顾为何癌症是免疫系统的艰难挑战,以及现代医学是如何应对的。在“病菌杀手”(第十五章)中,我们将考察埃博拉病毒与炭疽杆菌——两种最富经验的人类杀手——并说明我们为什么对其瑟瑟发抖,非常害怕。然而,尽管这一切如此可畏,也有许多值得期盼的。“聪明的药物”一章(第十六章)将以展望未来作为结尾。一种新型药物将利用免疫系统的能力,带我们逃离抗生素灾难的噩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护士正在为儿童接种疫苗(图源:维基百科)

免疫系统在我们的身体自发地进行防御、巡逻、排查与清扫,保护我们免受大部分病毒的攻击,也在正常的生理过程(如妊娠)中担任重要的角色。但当机体受损严重,医学手段介入或自身具有某些缺陷时,免疫系统就会攻击那些无害事物,如过敏反应的发生以及在器官移植中发生的排斥反应。而如今,我们正尝试运用现代手段,将免疫系统变为部分可控的,这也是现代医学的意义。

在本书最后一章中,最新的实验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种可能性,一个崭新的抗生素来源,可能就是人类自己。这无疑是一个美好的暗示,并非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原来世界上所有的奇迹的创造者、最有可能改变医学面貌并治愈一切疑难杂症的人就是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1]曹雪涛. 医学免疫学[M]. 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