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阳谋”,就是表面看得明白,也不得不上道的谋略,让被针对者无可奈何。

谈及阳谋,很多读者第一印象能想起的就是汉武帝的“推恩令”。

推恩令,即汉武帝时期实施的一项削藩政策,他采取了齐国儒生主父偃的谋略,针对诸侯王没有直接削藩,而是通过巧妙的手段逐渐减少诸侯王的土地,从而达到了削藩的目的。

推恩令的核心是说:汉武帝为了落实“仁孝”之道,特别命令诸侯王以后不要把所统领的土地让嫡长子继承,而是分封给所有的子弟。

这样一来,所有的诸侯王本来占有的几千里土地就会被划分成几十甚至上百块,削弱了其实力,也就达到了削藩的目的。

诸侯王如从之,其实力就会削弱;要是不从,肯定会让所有子嗣埋怨,甚至针锋相对造成内部瓦解。

这一点很多诸侯王其实都是看得明白,却没有一个人不照做的。

几年之后,汉武帝就完成了削藩的目的。这是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没有完成的工作。由此我们可以得见阳谋的威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推恩令”,历史上还有一则著名的阳谋,叫做“金刀计”。

“金刀计”发生于历史大分裂的十六国时期。

当时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司马家族在士族的帮助下在南方建立了东晋,北方则处于混乱的割据之中。

正是这种混乱,让当时的前燕内部矛盾频出。

文武兼备、能征善战的慕容垂,屡建奇功却不能自保,最后更是遭到了当政的慕容评的排挤。无奈之下,他带着儿子慕容令一起逃到前秦。

前秦皇帝苻坚看到慕容垂和慕容令来投,非常开心大摆宴席并予以关照。

这时候前秦的丞相王猛就很不开心了,他告诉苻坚慕容垂野心很大,能力很强,不可久留。

但是苻坚并没有听从王猛的意见,他认为慕容垂能力强正好可为自己所用,建立功业。

他甚至还讨好慕容垂说:

“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数也。要当与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後还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归朕不失事君之忠,不亦美乎!”

意思是说,你和我一起打天下,定天下之后,我将你的燕国归还给你,以后你世封幽州。

这样既可以祭祀宗祠拥有先祖土地,另一方面也不能说你没有忠心于我,可谓两全其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慕容垂也没有想到,惶惶如丧家之犬的他在前秦竟然能有这样的待遇。

王猛其实也并非嫉贤妒能之人,只是他看出了慕容垂绝非久居人下之人,并且在民间拥有极高的声望。

他留在前秦,一定是一种隐患,所以必须要除掉他们。

很快,机会就来了。

有一天,苻坚命王猛率大军攻打前燕。王猛趁势提出让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当向导,出任参军。

一来可以试探他们是否真心投靠,二来也让他们为前秦的统一之战出一份力。

对于这一提议,苻坚无法拒绝,点头答应了。

就在出征的前一天晚上,王猛找到了司马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