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1日,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调查研究制作的2024全国775所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对外发布。

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 专业是2016年我国高校设置的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080910T,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理学,修业年限为四年,课程教学体系涵盖了大数据的发现、处理、运算、应用等核心理论与技术,旨在培养社会急需的具备大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部网站公示2023年全国33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2年全国30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1年全国40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0年62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19年137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18年203所普通高校成功申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2017年250所普通高校成功申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16年32所普通高校成功申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15年3所普通高校成功申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从2015年~2023年9年时间,全国775所(不含重复备案)高校成功备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我国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目前正处于快速普及与高速发展阶段,在教育部成功备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普通高校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左右。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总体规模、行业地区分布状况及发展水平,促进高校大数据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2024年3月~4月,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针对全国已经在教育部成功备案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775所普通高校进行调研,调研范围包括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高校大数据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大数据专业教材开发与人员投入情况、大数据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教学成果、大数据实训基地服务能力、教师接受大数据知识培训的人数与次数、举办大数据能活动的次数及规格规模等十个方面,结合上述因素对高校大数据专业教育教学实力进行综合打分、抽样调研,并最终以“排行榜”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调研结果,以此服务国家大数据战略,引领高校大数据专业发展。

本次调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资料及问卷调查反馈情况,将当前我国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总体实力分为六类: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同时,每类分为三档, 其中,A类三档包括:A+类、A类、A-类;B类三档包括:B+类、B类、B-类;C类三档包括:C+类、C类、C-类;D类三档包括:D+类、D类、D-类;E+类、E类、E-类;F+类、F类、F-类。

“A类”表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之首。从排名情况来看,北京大学、中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别排在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北京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于2015年备案,同年秋季学期开始招收国内第一批本科生。北京大学依托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联合多个院系,完成通过了自主设置大数据科学交叉学科的论证方案。北大成为国内首个具有特色交叉学科“数据科学”博士和硕士授予点单位;中南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于2015年备案,是国内第一批获国家批准设立的三所高校之一。建有完善的大数据专业教学平台,依托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医学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大数据科研平台、轨道交通大数据科研平台、有色金属工业领域大数据科研团队力量实施人才培养,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导论、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可视化技术、大数据编程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融合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形成了独特的交叉学科特色。学生将学习到数据建模、数据分析、数据处理、统计推断等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大数据相关技术应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该专业设置了丰富的实验课程和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大数据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A类”其他高校还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兰州大学等全国135所高校。

“B类”表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二。“B类”高校包括长春工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渤海大学、大连大学、华北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南京审计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全国165所高校。

“C类”表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三,“C类”高校包括北京物资学院、济南大学、井冈山大学、三峡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上海杉达学院、长沙师范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全国135所高校。

“D类”表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第四,“D类”高校包括广东金融学院、河北金融学院、河南工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塔里木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盐城工学院、燕京理工学院、齐鲁师范学院、郑州工商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唐山学院、贵州商学院等全国90所高校。

“E类”表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第五,“E类”高校包括银川能源学院、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呼伦贝尔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淮南师范学院、亳州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宜春学院、山东英才学院、黄淮学院、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商丘学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武汉商学院、桂林旅游学院、琼台师范学院、辽宁财贸学院、丽水学院等全国120所高校。

“F类”表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第六,包括周口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黄河交通学院、湖南商学院、韩山师范学院、三亚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凯里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西京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新疆工程学院、河北环境工程学院、通化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等全国115所高校。

这是迄今为止,针对全国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科调查内容最全、规模最大、覆盖高校数量最多的排行榜,在年度会议上,将对入榜的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和科研成果的部分高校颁发荣誉证书,树立行业标杆,促进专业发展、鼓励学科创新。

全国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名主要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称是“山西省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专业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立法人组织。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及理事会资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计划,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山西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示范应用推广平台,同时面向全国开展人工智能业务。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院长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焦李成担任。研究院内设AI产业学院共建中心、实训实习就业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心、专家智库等6个职能部门。欢迎加入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智库,共同赋能高校AI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事业发展。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福州大学教授蔡维德、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元宇宙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是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重庆财经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百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6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担任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联盟“资料图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信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文章(单击就可查看):

. 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