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点当地时间5月18日,在林徽因诞辰120周年,入学宾大的100周年之际,宾大终于为她正式颁发了迟到的建筑学士学位。百年前,她因女性身份无法获得建筑学学位,如今这份迟到的毕业礼,不仅体现了教育理念的百年变迁,也让我们再度想起林徽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一生的生平。

本文授权转载自北美留学生日报(ID: collegedaily)

文丨乌梅子酱 编丨袁梓曦

当地时间5月18日,在2024年宾大韦茨曼设计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学校正式追授林徽因女士建筑学学士学位,以表彰她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先驱的卓越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时间5月19日,宾大还将举办“林徽因入学宾大百年暨建筑学位追授庆典”向她致敬,庆典包括林徽因研讨会和招待会。

截图自宾大沃顿PWCC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图自宾大沃顿PWCC公众号

在林徽因诞辰120周年,也是她入学宾大的100周年之际,林徽因的留学生涯,终于画上了完满“句点”。

要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女性,林徽因必定榜上有名。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是作家,也是写下《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现代诗人。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刚柔并济,才华横溢,林徽因堪称90年代中国女性知识分子的表率。

然而 在那个对女性有着诸多限制的年代,即使有着人人称羡的世家出身和品貌修养,林徽因的求学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是中国早期声名远播的留学生之一,却因为身为女性的天然性别原因,被限制就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专业。

林徽因对建筑学的热情,没有因此熄灭。反而在自学旁听中,达成了后来的种种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杭州,是家中长女。

祖父林孝恂是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族叔林觉民是民主先驱,父亲林长民也是在政治上的活跃人物。

出身于这样的名门世家,林徽因与那个年代许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不同。

不仅自幼见识广博,还早早对诗歌建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林徽因(右一)与表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徽因(右一)与表姐们

12岁开始,林徽因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

16岁,林徽因跟随父亲游历欧洲,并在伦敦期间受到房东女建筑师的影响,立志攻读建筑学专业。

林徽因与其父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徽因与其父合影

经父辈介绍,林徽因和梁思成相识结缘。

两人在1924年,赴美攻读建筑。

即使在现在,能被常青藤之一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仍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更何况是放在90多年前。

因为当时的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就注册在了美术系。

热爱建筑的她没有忘记初心,选修了建筑相关的课程,师从建筑系著名教授保罗·菲利普·克雷特(Paul Philippe Cret)。

除了不对女性开放的课程以外,林徽因完成了大部分建筑学课程修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于三年后,获得宾大美术学院的学士学位。

成为当时为数不多,从美国名校毕业的中国留学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徽因的求学路没有止步于宾大

从宾大毕业后,林徽因又进入耶鲁大学,学习了舞台美术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28年毕业以后,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结婚,同年回国任教。

归国后,两人一同致力于发展中国的建筑学事业,先后担任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教授。

虽然没有被授予宾大的建筑学学士学位,林徽因在建筑专业的造诣却是有目共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姻,一直以来被誉为“佳偶天成”。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对伉俪的人生轨迹,和中国近代激荡的历史密切交织。

林徽因和梁思成是中国最早、也是迄今为止知名的古建筑保护者。

那些需要被拯救的、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的建筑,很多身处废墟和荒漠之中。

很多情况下,他们必须涉身环境险恶的荒郊,才能找寻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世纪30年代,兵荒马乱,交通不便。

探索古建筑意味着要常在泥泞的道路上跋涉,或用骡子和人力车出行。

这对梁思成来讲异常艰难。他曾在一起摩托车事故中腿部受伤,不得不坡脚前行。

加上那时的食宿条件堪忧,到处是虱子,食物不洁,他们还得饱受来自叛军和土匪的暴力威胁。

1937年,两人赴山西省五台县考察,他们找到了寂静深山之中的佛光寺,并在其中发现了大量唐代建筑、雕塑和壁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思成在《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一书中,描述了当时为确定佛光寺的年代,两人所历经的艰辛。

两人爬进了寺中令人生畏的、被人遗忘的地方。

“完全黑暗的环境,肮脏的气味几乎无法呼吸,只能用厚厚的口罩遮住我们的鼻子和嘴。

在里面的几个小时,我们用手电筒照明,测量画图。

从里面爬出来时,我们发现背包里有几百只臭虫,我们被咬得很厉害。

然而我们这次的意外发现,是在找寻古建筑过程中最快乐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徽因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徽因旧照

佛光寺貌似不起眼,却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

这不仅是因为它是当时中国已知的最古老建筑,它的发现更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即“中国的土地上没有唐朝及唐朝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林徽因在建筑学上的造诣,远不止夫妻档的中国古建探索。

林徽因曾受周恩来之托,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1950年6月17日,林徽因和梁思成带领清华大学设计小组的同学们,共同起草了署名“清华大学营建学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说明书》。

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家政权新主题相结合,画出了国徽的最初原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外,林徽因还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

不仅承担了美术设计方面的任务,还是整个设计小组的实际领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徽因以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唐代风格为蓝本,将牡丹、荷花和菊花三种花图案融合在8个大花环浮雕中,与历史浮雕相互照应,把英雄主题的乐章推向了高潮。

在学术上,林徽因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建筑学术的先行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徽因手绘正房平面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徽因手绘正房平面图

除了科学家的严谨,林徽因身上还有着女性文人特有的细腻与温柔。

其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广为传阅,流为经典。

她的字和画也像人一样,清秀俊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命运没有对这样的才女多加眷顾。

卢沟桥事变后,林徽因、梁思成两人因为工作先后辗转多地。

由于梁思成长年外出考察,林徽因时常要一边照顾教导孩子,一边整理大量的绘制图纸和文字资料。

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下,林徽因因为肺病时常卧于病榻。

即便抗战胜利后,全家得以回到北平,她也无时无刻不在为中国古建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殚精竭虑:

1951年,47岁的林徽因还在为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抱病深入工厂做调查研究。还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迎接苏联文化代表团等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

1955年4月1日,又是一年人间四月天,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

一代中国才女的人生,就此落下了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宾大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正式发起了调研和审阅程序。

最终认定,林徽因当年未能取得建筑学士学位,是一个历史遗留错误。而现在,是时候纠正了。

“从当时的记录来看,很明显林徽因想要学习建筑,并成为一名建筑师。并且她后来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她没有被授予学位的原因很清楚——就是她的女性身份”。

林徽因迟来近百年的学位,终于将得到补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一次,林徽因引起如此体量的关注,是在2018年。

当年4月11日,纽约时报补发了一封迟到63年的讣告。

内容是20世纪中国著名女性建筑师、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讣告,以及她和丈夫梁思成的故事。

其中,也肯定了林徽因在保护中国建筑上做出的重要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海外世界对女性地位的历史修正,林徽因的传奇故事历久弥新,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所熟知。

这不仅是中国女性冲破刻板印象和历史束缚的故事,更是90年代的中国女性,在世界舞台发光发热的典范和记录。

在“宾大沃顿PWCC”典礼信息中提到: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8日星期六学院毕业典礼上,宾夕法尼亚大学向林徽因女士追授建筑学学位,并在5月19日下午举办庆典向她致敬,庆祝她的非凡成就、遗产及在全球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宾大成绩单上林徽因照片。图源自宾大档案馆

那张即将盖章颁发的学位证,将穿过历史的旧时光,正视林徽因的求学往事。

人间四月天常在,佳人难再寻。

这份迟到一个世纪的学位,终于交到她的手中。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