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北宋哲宗元佑年间开始,北宋对西夏的囚笼政策和经济封锁效果日益显著,在这种情况下,西夏只能采取主动出击打破北宋围困策略,元佑三年三月西夏突然袭击边关重镇——塞门寨,守将米赟战死。

主帅突然战死,群龙无首,就在所有士卒惶恐无助之际,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此人带着着一股部队猛攻西夏洪州,由于西夏没有预料到北宋居然敢攻,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因此被斩杀500多人,帐篷12000多座,缴获牲畜,铠甲13000多。这一战不仅挽救了塞门寨,还让整个战局攻守易形,北宋变成了主动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们现在唯一知道的就是,此人叫刘法,此人哪里人,年龄,履历,之前是干什么的,甚至没有人知道他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统统都是一无所知,因为刘法没有入宋史,对于他的记载都来自于在其他人的记叙里,有一些刘法的零星记载。西夏方面对此的记载是:“诸将畏刘法勇,莫敢当其锋”。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法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无不胜,打的西夏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退避三舍,朝廷也是论功行赏,刘法也一路做到侍卫亲军马军司都虞侯,相当于当地军政长官的第二把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宋徽宗登基之后,北宋暂时与西夏罢兵,既然罢兵,刘法作为武将也就没有作用了。文官就开始给武将挑刺儿。宋徽宗大观三年,御史弹劾刘法因朝廷颁乐未亲自出迎,有失国家体面,实际上这叫事吗,根本就不叫事,但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那就是无组织无纪律,不给皇帝面子啊。可以说在两宋当武将无疑是巨大的不幸。

于是刘法的军职被撸,到地方去当通判。可刘法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驰骋疆场,保家卫国,但目前来看似乎这辈子只能这样了,但属于他的时代毕竟还是来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宋政和四年十月,宋夏战争重新点燃。先交代一下时代背景,当时,西夏当家人小梁太后,在此期间,西夏特务机构成功策反了一个叫李讹移的北宋中级军官。李讹移向西夏通报了一个绝密的军事情报:每年一到春天,宋军粮食储备就消耗的差不多了,就要从后方调集粮食,而此时恰恰是一线部队战斗力最弱的时候,不仅如此,李讹移还告诉西夏,他管军粮的调配,到时候你们打过来,粮食我说的算。

西夏崇宗李乾顺得到消息,高兴坏了:这是多好的机会,立即出兵踏破大宋军营,因为李讹移做梦都不知道的是,他的一切行动都在大宋皇城司(宋朝特务机构)的严密监视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得知他给西夏通风报信,北宋立即开始行动,把李讹移储备的粮食给转移到了别处。并严密监控,所以当西夏军队一路赶过来的时候,哪还有粮食?不过也没白跑一趟,把李讹移和他手下的一万多人给拐带走了。

宋徽宗这得知情况之后很生气,在大太监童贯的一再怂恿之下,决定出兵教训西夏,宋徽宗之所以敢如此,就是因为他知道此时西夏的军队已经很虚弱了,但问题是,宋徽宗只看见别人黑,只看见自己黑,大宋的军队还不如人家呢。可宋徽宗咋就觉得自己可以支楞一下了。真是自我感觉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战一触即发。

此次出兵在宰相蔡京的竭力举荐之下,大太监童贯童公公领兵挂帅,应该说,童贯还是略通兵法,童公公的军事部署是这样的:

熙河经略使刘法率军15万出湟州。


秦凤经略使刘仲武率军5万出会州。


两路大军行军路线不同,但目的一致——打通通往灵州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童公公自己则坐镇兰州,遥领指挥并随时准备增援弱势的一方。当时刘法率军进至古骨龙(今青海省),遇见了前来迎战的西夏名将察哥。察哥当时麾下只有几万人。刘法本来就是猛将,指挥的部队又远远人数又占绝对优势,结果就是夏军被斩杀三千多人,察哥只能撤退。

刘法并未乘胜追击,而是在此修筑了一座震武城,派兵把守,自己则率主力撤回。问题是,这可不是童公公想要的结果。于是在几个月后,童贯开始了第二轮军事计划:由刘仲武与王厚(王韶之子)会合泾原、鄜延、环庆、秦凤四路兵马直接进攻西夏的藏底河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王厚和刘仲武打了败仗,在西夏军队的绝地反击之下,宋军折损大半损失,秦凤路上万人全军覆没。西夏军则挟大胜之势力开始全力反攻,先后突破萧关大掠而还。但在童公公的妙笔生花之下,这次大败徽宗皇帝并不知道。

政和六年二月,童贯再次兵分两路攻夏。东线主将是种师道(《水浒传》里那位),进攻藏底河城;西线则是刘法和刘仲武,进攻仁多泉城(今青海省门源县)。夏崇宗李乾顺急忙命察哥率军增援。当察哥听说宋军主帅是刘法之后,走到半路,因为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于是在仁多泉城按兵不动。可仁多泉城守军坚持了一个多月,由于援军迟迟不到。察哥只能开门投降。但刘法下一个做法有些不地道,因为他下令:屠城。三千多西夏人,被屠戮殆尽。察哥跑掉了。

这就让李乾顺愤怒了,于是下令采取对等措施,带兵对宋泾原路方向的靖夏城展开猛攻。靖夏城沦陷,西夏将城里的宋兵尽数屠杀。仇报了,气出了,也就仅此而已。这个时候消息传来,种师道攻克藏底河城。李乾顺得知情况之后,在夏宋分界处的癿六岭(今甘肃省冷龙岭)修了一座割牛城,期望能依托割牛城护住西夏东南地区的安全。但重兵防守下的割牛城被宋军偷袭成功,夏军狼狈退逃窜。消息传到京师,宋徽宗将此城改名为“统安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形势一片大好,童贯就命令刘法火速出兵,进取西夏的心脏——兴灵地区。但刘法认为时机未到,西夏实力还是有的,我们不见得就能取胜。可童公公立功心切,执意不听。刘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刘法统兵两万前往统安城,会同其他宋军一起进发。

迎接刘法的还是老对手察哥。察哥听到刘法就头疼,但他没有退路。于是察哥就把主力部队分为了三个,轮流上去和刘法对抗拖住他;另派一支精锐,绕道山后,突袭刘法的后军。前后夹击之下,刘法并没有慌,愣是指挥宋军挡住了察哥的攻击。但西夏军也是下了血本,宁死不后退,从早晨打到傍晚,一连打了七个时辰,宋军终究扛不住了。刘法只能趁夜突围,西夏军却穷追不舍,刘法不小心马失前蹄,掉下了山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副将翟进率部下数次冲进西夏军阵寻找,但始终没有找到刘法,只好领兵突围而去。不幸是摔断腿的刘法被一个西夏后勤人员发现,上去就是一刀,砍下了刘法的脑袋。察哥看到刘法的首级,有点不敢相信,史载:“吾尝避其锋,谓天生神将,岂料今为一小卒枭首哉!”

至此,统安城之战,以西夏的全面胜利告终。也是宋夏之间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就在这种情况下,童公公居然还向朝廷报捷,说自己解了震武城之围。可问题是,宋朝军民、役夫死难者近十万人,这个锅总得有人背吧?童公公公就让已经阵亡的刘法负责,毕竟死人不能讲话。把所有屎盆子都扣到刘法头上都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童给的理由是刘法不听指挥。实际上,除了宋徽宗被瞒死死的,谁都知道刘法这是千古奇冤。是冤案,总有昭雪的日子。毕竟后来童公公也下狱了。因此刘法原本平反还是有机会的。可惜的是,他生了一混账儿子。

靖康之变后,赵构建立南宋,从上台开始就跑路,还一边跑一边捞。在这种情况下,麾下的武将也是有样学样,御营都统制及枢密使王渊与宦官勾结,把战船拿来运送自己搜刮来的财宝。

建炎三年,刘法的儿子刘正彦,不满王渊和宦官的作威作福,所以联合苗傅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两岁的皇太子赵旉。这就是著名的“苗刘兵变”。然而苗傅和刘正彦太天真了,他显然不是老奸巨猾的赵构的对手,再就是群臣只是那些弄权宦官,而不是真要去反赵构。因此在韩世忠的平叛之后,刘正彦与苗傅两个人在建康闹市被寸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法作为北宋末年的第一名将,在《宋史》上没有被立传,由于受儿子的牵连没有被平反。于是就成了谜一样的男人。他的事迹仅存在于支离破碎、零零散散的记载当中。只能说太可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