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记者 徐刘刘
2011年,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在日本播出,让日本导演竹内亮(如图)的名字被中日观众所熟悉。不过那次中国拍摄之旅却给竹内亮留下了一个遗憾:他没能拍到长江源头的“第一滴水”。十年之后,已定居南京的竹内亮重走长江路,他拍摄的纪录片《再会长江》在中国网络平台播出,豆瓣评分高达9.3分。5月24日,经过重新剪辑的《再会长江》电影版将在中国院线公映。竹内亮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谈到了他眼中的长江景色以及沿岸民众这十年的变化,他希望为中日观众展现“真实的、客观的、好玩的中国”。
竹内亮第一次来中国拍摄时,还不会说中文。“当时是来中国出差,时间非常赶。沟通主要靠翻译完成,没办法跟当地人深入交流。”如今,当竹内亮回到当初拍摄过的地方,他觉得自己的拍摄有了新的意义,“我想展现普通人的中国梦,就是将一个真实的、客观的、好玩的中国展现给日本人以及全世界”。
很多观众都对竹内亮镜头下来自香格里拉的藏族女孩茨姆印象深刻。她第一次出现是在《长江天地大纪行》中,10年前那个梦想开民宿的小女孩,如今已实现了当初的梦想。“没想到她变化这么大,她的故事能展现中国青年的变化。”竹内亮如此表示。
“拍这样的纪录电影不只是给中国人看,这是日本导演与中国民众交流的记录。”竹内亮告诉记者,他在日本时经常告诉当地人中国变化很大、很有意思,“但是日本这些年变化相对较小,他们很难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有直观感受,而电影纪录片就可以让普通日本观众感受到这样的变化”。
4月26日,《再会长江》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此前该片在日本上映时,不少日本观众为影片中展现出的中国发展变迁的全新视角所吸引。对此,竹内亮还记得当时与日本观众交流时的情景:“他们与电影中人物同喜共悲,清晰感受到共鸣,原来中国人与我们一样热爱生活,一样饱含深情。”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称,希望各国朋友通过影片认识中国,继而亲身到中国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