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订单……”5月20日中午,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花店,外卖平台新订单的提醒声音接连不断响起。在中国证券报记者进店的短短5分钟内,已经有了3个新订单。

“今天是‘520’,昨晚只睡了三个小时,就到店里忙了起来。”花店老板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大家比较注重仪式感,鲜花成为了表达爱的常见方式。”

刘先生的花店是“520”这个特殊日子里商家忙碌的一个缩影。从相关数据看,鲜花消费早已突破节日限制,变得越来越日常,越来越可持续。“鲜花经济”正在为消费增添新活力。

销量增长明显

在北京盒马鲜生东大桥店里,各色芍药一应俱全,为了迎接“520”,盒马还推出了“长相守”“梦中情蝶”“告白之夜”等以玫瑰为主的节日花束。

“今年以来,鲜花整体销量增长明显。”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鲜花外,各类可种植的盆花也卖得很好。5月份像母亲节、‘520’‘521’这样的日子,来自山东的多款当季芍药非常受消费者欢迎。比如,莎拉这个品类的芍药,粉粉的颜色比较清晰,19.9元的价格非常亲民。以北京为例,近期盒马整个莎拉的销量比去年同期有将近两倍的增长。”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KIFA)数据显示,5月以来,斗南花卉市场供货量持续高位运转,单日最高供货量850万枝,日均供货量687万枝,较去年上涨31.61%。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拍卖师李知骏介绍,和往年相比,昆明花拍中心今年以来整体供货量上涨约20%,增幅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鲜花商家在不断扩展鲜花品种的同时,还给鲜花赋予更多奇思妙想吸引消费者,更加符合时下年轻人“新、奇、特”的需求。

正如刘先生所言:“现在卖鲜花不能光靠节日,还必须持续推出有特色的商品。比如,我们重点打造的书法花艺,将花艺与中国的文化和意境结合,给消费者更新更奇的体验。”刘先生边说边拿起印有诗词书法的包装纸继续包着花束

新渠道助力

业内人士表示,每逢节日鲜花销量大涨已成固定动作。如今,鲜花已经成为日常消费,并不局限于节日。鲜花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除了提供情绪价值,价格持续走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上述业内人士称,近年来鲜花价格逐渐走低,一方面,国内大规模种植,品种越来越齐全;另一方面,冷链物流建设更加完善。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得鲜花价格持续走低。

需要指出的是,鲜花消费欣欣向荣离不开新销售渠道的崛起。

昆明云选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宇表示,高速增长的鲜花电商让花卉消费从节日、礼品、布展消费向生活用花转变,买花从悦人变为悦己。电商促进种植规模化和标准化、新品种销量暴增,同时资本加速入局。而直播电商通过所见即所得、平价、即时售卖等方式,带来更强的视觉体验冲击感,打造服务体系、经营客户。

中国花卉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鲜花电商零售一路攀升,市场规模已超千亿元。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