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巴忠倓诞生于山东福山,襁褓之中已沐世事风霜。少年之际,目睹日寇践踏家乡,横行霸道,幸而我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各族人民之力,共御侵略之敌,铸就抗战胜利之基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抗战胜利之际,年方十五的巴忠倓,瞰世局之变幻,本望能享太平之年,而国民党竟不惜擅权,兴内战之端,使百姓再度陷入苦难之境。巴忠倓心向往之,渴望军旅生涯,护国卫民,但因年幼未能成行,直至1949年始圆军旅梦。

1949年八月,巴忠倓加入我军,踏入征程。于华东军区(后改为南京军区)机关从事参谋工作,以过人才华跻身南京军区副参谋长之位。基层锻炼,丰富经验,奠定日后重要职位之基石。

1985年,国家开启“百万大裁军”之举,巴忠倓应军委之召,踌躇满志。随裁军大潮,年轻有为之军官得以提拔,巴忠倓亦因之调往上海警备区,执掌上海警备区司令之印,别离多年之参谋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及至1988年,新式军衔出台,巴忠倓荣膺少将军衔,将军之衔正式加冕。再经四载,于1992年,巴忠倓接任周玉书,成为武警部队第四任司令员,与此同时,军衔转为武警少将警衔。

执掌武警部队大权,巴忠倓志存高远,恪守武警建设之正途,倾心探索,锻造现代武警之铁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以坚定之心,引领武警队伍走向革命化、正规化与现代化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石。在他的领导下,武警总部升格为正大军区级,奠定了武警部队发展的新基础。

至1993年,年逾花甲之际,巴忠倓荣升中将,荣光满目。然而,三年后,岁月沧桑,66岁的巴忠倓却被撤职,正值1996年2月,一位高级干部遭遇不幸,武警部队受辱,领导层遭遇严峻考验。时任司令员巴忠倓、政委张树田因此事件被罢职,成为事件的牺牲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罢职之后,巴忠倓选择了离开,告别多年工作之场,退隐幕后。晚年生活安度北京,虽身处退休生活,仍心系国防,不忘国事。时局变迁,他依旧关心我军的发展,为现代化与正规化建设贡献智慧,建言献策。

然而,岁月无情,2018年,巴忠倓因病辞世,终年88岁,留下一段传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