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医学(图源网络)

自《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研究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药爱好者开始关注,也愿意花时间来了解和学习。

与此同时,由于“汤液法图”体系蕴含着许多不同于现行辨证论治方法的知识内容。所以,大家在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问题,会有想不明白的地方。

这个时候,往往有两种解决方案。

第一,翻书寻找答案。我们出版的《汤液经法图讲记》《汤液经法图讲记2》《医方图解》,以及发表的各种学术和科普文章,都体现了我们的认识,都是能找到答案的地方。

当然,翻书需要时间,找对地方也需要时间。

第二,直接问我。大家可以在微信公众号留言,我看到了就会给大家回复。

当然,由于金老师每天的时间安排比较满,我也不能保证及时回复。

于是,这就成为一个矛盾。

不过,从今天开始,在前两种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我们为大家新增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充分运用人工智能GPT-4技术,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我们开发了一个能够实现“汤液经法图”智能问答交流的AI版本,简称“小汤”(1.0版本)。

当然,这是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在北京自我药疗科技传播中心的研发下,所形成的一个应用成果,也是一个试用版本。

今天,“小汤”就正式上线试用。

“小汤”的最初定位,就是金老师的助手,能够模仿金老师的思路回答大家的问题。经过前期的测试结果,“小汤”回答简单问题是可以的,但回答复杂问题时,可能不太明确提问者的重点,所以有时会力不从心。没关系,大家多追问几次就好。

当然,由于“小汤”是一个人工智能模型,它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逻辑判断、语义综合和灵活输出。所以,潜力是未知的,也需要大家各自挖掘。

我们欢迎大家把“小汤”的优缺点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它不断改进和成长。在后台留言,或者直接联系我都是可以的。

最后,在正式使用之前,还有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爱国爱党爱中医,不该问的不问。

第二,提问方式可以是写文字,也可以是发语音。

第三,“小汤”只是智能问答模型,不是智能诊疗模型,不要使用它进行辅助诊疗,“小汤”的回答也不作为处方依据。

第四,由于流量收费限制,我们暂定每日的提问次数最高为10次。没聊过瘾的,请第2天再来。

第五,本课题组有权对“小汤”智能问答模型的开放和使用进行调整。

好啦,现在,大家点击下方这个图片(图1),或者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图2),就可以与这个满脑子都是“汤液经法图”知识的机器人聊天啦!

随后,我们也会升级公众号的服务,大家未来可以直接从公众号“汤液经法”菜单栏进入,找到“小汤”。

感谢大家对“汤液经法图”的关注与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