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助餐服务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一直以来,苏州政府始终把老年人福祉放在第一位,积极响应《“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政策号召,大力推进老年食堂建设,构建城乡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打造“苏式助餐”服务品牌

5月16日,全市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推进会召开。副市长查颖冬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要持续推动全市老年助餐服务提质扩面增效,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予以倾斜,数字赋能加快实施,让广大老年人生活更有品质、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前,与会人员观摩了不同类型的老年助餐点。其中,由乐惠居康养集团运营的昆山综合为老服务徐公桥中心食堂,作为典型代表,积极拓展老年食堂的服务功能,将助餐配餐服务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不仅提供堂食的服务,更针对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把暖胃又暖心的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惠居康养集团总经理陆芳介绍到:乐惠居作为专业的全国性数字化养老服务提供商,在助餐服务方面严格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严把食材的源头关、质量关、过程关、验收关,同时推出膳食标准、食材采购、操作标准、管理标准四个统一标准,让整个助餐过程更加标准可控。

同时,根据各地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建立了个性化助餐服务,如本次参观的徐公桥食堂,则采用了“中央厨房+站点助餐+便民配送”的多层次助餐服务体系,以一个站点为中心,辐射周边6个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每日餐品的输出量在140份以上,为周边的老年群体提供了温暖的餐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15分钟助餐服务圈”。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约190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罗林表示,下一步将推进全市的智能化、智慧化设施和系统建设,让老年人能够跨地域就餐,补贴政策能跟着老人走,比如昆山的老人到姑苏区就餐能享受昆山的政策,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便利地享受到相应的助餐政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乐惠居将不断优化助餐服务,丰富餐品种类,满足个性化的助餐需求,让助餐点真正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食堂”,打通为老服务的“最后一米”,切实助力“苏式助餐”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