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记者获悉:今年来大通县始终将坚持“预防为主、调处结合”工作方针,不断健全完善入赘女婿风险等级评估机制,通过进一步科学分色分级预警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线索,通过红色、橙色、黄色、绿色对家庭纠纷矛盾进行分类处置,提高就地解决率,压降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率。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出有婚姻家庭纠纷3544人,无风险人数3301人,绿色风险231人,黄色风险8人,橙色1人,红色风险3人,均得到及时跟进处理。

以查为主,织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网”。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预防在前,构建立体式、动态化预防体系,制定印发《大通县婚姻家庭风险等级赋分办法》(试行),按照矛盾纠纷当事人基本情况、矛盾纠纷性质、激烈程度、升级趋势等22个方面进行赋分,具体以是否“三失一偏”、家庭暴力婚外情、赡养、酗酒滋事等为主要依据,进行赋分累计之和为该婚姻家庭风险等级赋分分值,以量化分值提升了以村干部、网格员对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发现能力和掌握矛盾纠纷的风险水平。同时,针对重大“民转刑”隐患警情、持械扬言杀人、家暴、自残过激行为等,直接评定为红色等级预警。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婚姻家庭纠纷3544人,无风险人数3301人,绿色风险231人,黄色风险8人,橙色1人,红色风险3人,以上人员均按照“赋分办法”的要求,逐人建立台账、登记在册,进行动态管控、分类管理,核实底数、掌握实情,做到婚姻家庭纠纷人员情况明、底数清、可追溯。确保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精准靶向化解稳控风险隐患,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建强队伍,培育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主力军”。充分发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及时对上报的矛盾纠纷线索进行分级、分色管理。加大村(社区)“两委”干部和“六大员”、村警等基层联防力量,实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报告”工作模式,做到动态台账底数清、情况明。同时,打造一支专业水平过硬、调解技能娴熟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队伍,加强对婚姻调解员的专业指导,组织开展社会性别意识、法律、心理、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专业培训,增强调解员以保护家庭弱势群体利益意识为抓手,进一步提高调解员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在婚姻家庭辅导等工作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整合力量,打好婚姻纠纷联调联控“组合拳”。坚持问题导向、诉源治理,推进整合资源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干部以及网格员、调解员的作用,加大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力度,针对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线索风险,“绿色”等级纠纷由村(社区)“两委”自主化解;“黄色”等级纠纷由村(社区)领导包保化解;“橙色”等级纠纷由乡(镇)党委组织力量化解稳控;“红色”等级纠纷由县级统筹部门和属地攻坚化解稳控,目前我县红色风险人员3人,实行县、乡镇、村(社区)三方会商,政法、公安、司法、乡(镇)四方联动及妇联、卫健、民政、法院等多方联调机制。同时,对“红色”风险人员实行24小时跟踪管理和动态掌控,由管控责任人每周进行一次回访;对“橙色”风险人员每10天进行一次回访;对“黄色”“绿色”人员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回访。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电话跟踪,了解掌握其思想状况及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