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启动仪式正式举行。为充分发挥综合改革试点的突破和带动作用,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布局建设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引领各地校园足球发展。经各地推荐及考察遴选,大连(辽宁省)、郑州(河南省)、济南(山东省)、成都(四川省)、毕节(贵州省)、武威(甘肃省)、赣州(江西省)、延边(吉林省)作为首批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

在教育部举办的高校足球学院和足球运动专业建设座谈会上,北京体育大学、大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江汉大学、喀什大学六所高校就足球学院和足球运动专业建设进行典型发言。教育部校园足球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发展规划司、高等教育司、高校学生司等围绕保障好高校足球学院和足球运动专业建设进行发言。

本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校园足球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高校足球学院和足球运动专业建设,用突破性思维、超常规举措、示范性引领,促进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抓细抓实、久久为功,实现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辽宁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靳国卫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为根本遵循,进一步增强足球学院和足球运动专业建设的使命感。在核心要义、战略意义、价值导向、规律特点、工作方法等方面,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好足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到校园足球是基础工程、育人工程、强国工程、筑梦工程。会议强调,要突出立德树人,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抓住工作重点、培育足球文化、加强宣传引导、守牢安全底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细抓实校园足球工作,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

17日,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与大连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

18日,教育部、甘肃省教育厅、武威市政府签订共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甘肃省及武威市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

根据协议,教育部、甘肃省教育厅、武威市将在深化校园足球改革、普及校园足球运动、优化校园足球赛事、特色学校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发挥三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建立协同共建机制,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深化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改革,大力普及校园足球运动,优化校园足球赛事,提升特色学校建设质量,畅通校园足球人才成长通道,打造青少年足球人才西部培养基地,探索形成质量更优、水平更高、体系更加健全、制度更加完善的校园足球发展新格局,为全省乃至全国校园足球改革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近年来,武威市大力推动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全市投入1.18亿元用于学校足球场、运动场地、体育场馆等建设,所有中小学校体育运动场所实现全覆盖,体育器材达标率达100%,组建中小学足球体育社团或兴趣小组400余个,足球代表队345支,运动员6200余人,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中小学和幼儿园85所、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校5所,全市校园足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