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史·真宗本纪》结尾云:“真宗英晤之主……及澶渊既盟,封禅事作,祥瑞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

宋真宗到底做了啥?具体咋做的?让三百多年后元代史学家如此评价。

——“天书封祀”。

“天书封祀”一系列运动绵延十多年,是宋真宗亲自发动并领导的。主要是: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天书两次降临皇宫大内、一次在泰山;

◎同年(1008年)十月,真宗登泰山封祀;

◎1011年,真宗赶赴山西万荣西祀汾阴;

◎1012年,被真宗尊为赵姓始祖的赵玄朗降临皇宫延恩殿;

◎1014年,真宗朝谒亳州太清宫。

◎天禧三年(1019年),天书再降乾祐县。这次是朱能伪造寇准上奏的。

期间,为纪念天书下降,圣祖降临,分设节日,大兴土木,建立宫观崇奉。

乾兴元年(1022年)初真宗去世,继位的仁宗说:“殊尤之瑞专属先帝,不可留于人间”,便将天书殉葬于真宗陵寝了。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出生,按国人惯例说“他虚岁大”。997年他登基,真是“三十而立”。他深知大伯赵匡胤“草根披黄袍”在世间投影深深,也明白他老爸赵光义“烛影斧声”被人诟病嚼舌头;他赵恒又是老三,按顺序不会当皇帝,却因大哥性子太烈、惹火烧身走了死胡同,二哥体弱多病没等到父亲殡天,所以他赵恒捡了漏。这些都是无法放明面说……咋办?他决定向老天要证明:一切都是天意!

何时出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这时的宋真宗已坐稳皇位,在位十年,他已迈过“不惑”,才开始这一系列再努力并执着求之的。

近二十多年来,古装戏泛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早耳熟能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哪里起源的?这要从秦汉说起。秦始皇一统天下,不满足于王的称号,于是定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他的传国玉玺是把和氏璧雕成一方方四寸的玉玺,钮交五龙,阴文刻着李斯所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就强调君主的权力源于天命,乃神灵授予,当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就是大声对天下说:我是天子,代天管理人间;就是大声对天地说:你既然授予了我无上权威,就好好护佑我永享江山,国运永远昌盛不衰。你看,做上皇帝的都十分注意强调其统治乃天命所归,他人不得窃夺。这说明赵恒是在认真地传承。“受命于天”是古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地位宣扬“君权神授”,表明其统治是顺应天命,强化其统治合法性和权威性。

宋真宗赵恒活学活用,把这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宣扬,成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工具。不仅如此,他还身体力行,用种种具体行动向文武百官向天下百姓展示“受命于天”:“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这么做,请看对外作用。契丹人很迷信,“其主称天,其后称地,一岁祭天不知其几”。天书第一次降临时,契丹使者“恰巧”在开封,目睹全程(以后历次重大活动,宋都遣使将相关情况知会契丹)。作用当然不言自明。

再看对内的效果——传统政治文化中,“封禅”与“太平”不分割。宋初君臣对封禅情有独钟,源于对太平的企望。唐及五代以來,战乱频仍,百姓流离,乱极思治,人们普遍渴望太平安定的生活。效果从百官支持看见一斑。

今天,还请你放眼世界再看一看:

——《自由大宪章》第一句话是“John, by the grace of God(约翰靠着上帝的恩典)”,这位约翰,英格兰国王兼爱尔兰宗主认为他的权利来自上帝。

——美利坚的《独立宣言》强调“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旨意”,认为人的权利是“造物(主)”所赋予的。

——奠定“美国精神”的《“五月花号”公约》起草时的宣誓文本,同样引入了上帝这个超验主体。《公约》第一句话说“In the name of God”,翻译过来就是“以上帝的名义”。

原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受命于天”背景呀。

这么一看,真宗的做法“符合国际惯例”,该点个赞。

(2024年5月20日夜 写于“三得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