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市江北区北仓创意文化街区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游览打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塔坪社区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后变身“北仓里”,焕发出崭新面貌。

保留厂区原有载体,重塑街区空间形态,曾经的江北纺织仓库变身重庆的城市文化地标;开启新一轮扩容升级,带动江北区观音桥商圈单体购物中心从10亿元级向百亿元级高端商业综合体跨越;脱皮墙旧貌换新颜,塑钢外窗整齐划一,老旧小区改造让江北区南桥苑社区重获新生……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提升行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一批批关乎民生、完善功能、助推发展的城市更新项目加速落地。化蓝图为实景,江北区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更加触手可及。

老城“新生”传承城市文脉

历史城区如何重获新生?来北仓逛一逛,就能找到答案。

建造于20世纪60年代的重庆市江北纺织仓库,曾承载着重庆市纺织行业重要物流中转的重要功能。作为重庆纺织产业仅存于市区的工业遗产,该仓库一度被荒废闲置,内部杂草丛生。

在城市加速建设发展的趋势下,江北纺织仓库逐步具备城市、社区、人文、建筑再生功能价值。近年来,江北区摒弃传统大拆大建,以“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为思路,积极搭台鼓励企业创新,顺利完成北仓创意文化街区(原江北纺织仓库)项目建设,并持续升级。

如今的北仓创意文化街区已成为青年聚集的“潮流地带”,也是江北区最值得打卡的文旅场景之一。这里既有城市图书馆、生活美学馆、文化咖啡店、艺术体验空间等,又有特色餐饮,还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逢节假日,街区内游人如织,甚是热闹。

目前,北仓创意文化街区已入驻57家创新型店铺,带动投资约4000万元。街区坚持市场导向,实现建设思维到运营思维的转换,开街至今吸引150户活跃品质商户入驻,间接及直接带动就业人口超过500余人,年营业收入超4500万元。

无独有偶,来到江北区五里店街道莺花巷,曾经老旧的居民楼建筑群早已变身成为潮流文创社区,不仅面貌焕然一新,还引进了咖啡店、戏剧空间、烤肉店等业态,成为不少年轻人追捧的打卡地。“在保留原始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修缮,现在环境变好了,人气也旺了,我们住在这里心情更舒畅了。”80岁的莺花巷居民周明华高兴地说。

近年来,江北区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路径也越走越清晰。在对老旧街区的更新中,江北区明确“产业定位先行、保护修缮在后”基调,积极引入新业态,既有效推动历史城区产业腾笼换鸟,又提升了区域发展活力。同时,江北区根据区位优势,对传统社区进行艺术和商业定位,并以文旅为切入点,吸引本地及外地游客,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赋能社区产业升级,社区活力不断提升。

聚势发展加速建设现代化城区

塔吊在空中不断挥舞着巨臂,轰鸣的挖掘机、装载车来回穿梭,大批施工人员有序奔忙在钢筋和混凝土的“丛林”中……走进江北区观音桥商圈电测村片区,一大片区域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着。这里作为江北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重大项目之一,一幅高规格的“城市蓝图”正在绘制。

“正在建设的中環万象城,由香港置地和华润置地共同投资打造,总计容面积24.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部分(观宸)约10.2万平方米,商业部分(中環万象城)约14.3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竣工。”江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从产业聚集、文化艺术、高端消费等方面,带动观音桥商圈单体购物中心从10亿元级向百亿元级高端商业综合体跨越,助力江北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建设。

和中環万象城建设现场一样,江北区长安三工厂片区同样一派繁忙景象。

长安三工厂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是江北区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城市更新方式共同推进的市级重大项目,也是重庆市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之一。其围绕“长安记忆、兵工历史”的主题讲好故事,秉持汽车文化引领的商业理念,突出有机更新、文脉保护、功能提升三大主题,统筹产业园区、生活社区、商贸街区、文旅景区四大场景,着力实施长安科技创新中心、长安文化国际商业街、老旧小区改造、生态居住区建设、配套设施完善五大任务,推动汽车体验、国际消费、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以系统思维推进片区更新,运用“修缮改造、综合整治、拆旧建新、微更新”等多种模式持续推进老街区、老厂区改造提升,已在江北形成常态。除中環万象城、长安三工厂项目外,江北区瓦厂嘴片区、蚂蝗梁片区等更新提升项目亦正在加速推进。

精准改造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我在这里住了20多年,从没想过我们小区能变得这么好。”“原来的楼房外墙破破烂烂,道路坑坑洼洼,现在完全变了样。”初夏傍晚,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塔坪社区的老街坊们在楼下享受惬意时光,感慨着自己的“宜居梦”一步步照进了现实。只见改造升级后的单元楼格外亮眼,外墙粉刷一新,楼顶铺设了防水彩钢瓦……“老楼穿上了‘新衣’,小区内还新增了健身器材等便民设施,生活真是越来越好!”塔坪社区居民郑美芬愉快地说。

曾经的塔坪是一个典型的“脏乱差”老旧小区,空中飞线纵横,交织缠绕好似蜘蛛网;地面不时溢出污水,臭味难闻;楼道里堆满了各种废弃家具……环境混乱让人避之不及。

江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塔坪社区原44栋老旧楼房之间架设的电线、通讯线缆超过90根,总长度超过30公里。

塔坪老旧改造项目于2021年启动,但楼顶各式各样的菜地、彩钢棚,楼前楼后形状各异的违章建筑,以及公共空地上的各类乱搭乱建空间成为改造工程的“拦路虎”。

“近年来,我们持续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对房前屋后、院坝、屋顶的各类私搭乱建空间依法进行了拆除,共拆122处,面积近1万平方米,所有的飞线也全部下地。”观音桥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改造前,观音桥街道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居民代表召开院坝会,分别在技术和群众工作方面形成合力,通过社区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积极收集群众意见反馈,由内到外开启“菜单式”改造:建筑内开展楼道革命——修缮居民楼道公共空间、行人扶手,增设楼道间消防设施、安装照明灯具,完成楼道治理;建筑外启动专项整治——楼顶全面清扫、重做防水补漏,外墙更换阻燃雨棚、新建空调落水管,室外增设排污管网,实现雨污分流。

塔坪老旧小区改造既注重“里子”又关注“面子”,通过引导群众参与改造全过程,真正将老旧小区改造改到群众心坎上。改造后的塔坪又有了一个全新的品牌名称“北仓里”。

如今,拆除室外架空及楼栋内线缆后,塔坪社区“北仓里”实现了天空亮丽“无线”;安装40处“多杆合一”智慧灯杆后,夜景灯光“补给图”耀眼显现。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活化利用边角地块,塔坪社区建设了20余处“一米”乐园和“口袋公园”,增设体育设施12套,城市新空间受到了众多市民、游客的欢迎和称赞。

塔坪社区的改变,是江北区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江北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推动环境设施和服务水平“双提升”。目前,江北区正实施改造86个小区292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将全面完成所有改造任务。(图片由重庆市江北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永超 通讯员 王偲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