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稳稳托起幸福“夕阳红”

马山县实施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

2023年以来,南宁市马山县有序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化运营投资提升机制、服务管理和运营监管体系,推动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实现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该县养老服务事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2023年5月,马山县正式将该县所有公办养老机构交由南宁崇善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同年10月,南宁崇善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马山康养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开业,中心占地面积约14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设有330张床位,完善的娱乐设施场所、周到的养老服务、优美的生活环境逐渐得到辖区老年人认可,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探索夕阳事业新路子

一是建立“一拖N”模式。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将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设施的运营权交由企业或社会组织运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始终归属政府不变,中标单位负责对辖区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营和管理,不断优化服务设施设备,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目前,运营企业以马山康养服务中心为主要公建民营主体,受托代管全县12所乡镇级敬老院。二是建立委托方资金投入机制。委托方将集中安置的政府兜底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所享受的政府补助资金统一划拨到运营方对公账户,县民政部门按政策支持运营方经营管理,对上级部门扶持的项目及设施器材等交由运营方用在养老事业上,不克扣、不折扣、不挪用、不截留。运营方按约定的预留数无偿提供床位和服务范围,约定服务项目不另行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并保持服务质量,政府部门为运营方争取相关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建立健全多元化运营投资提升机制,激发养老事业“新活力”

一是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预留30%床位无偿给委托方用于安排符合条件的特困供养对象。政府基本养老服务保障以外的床位,运营方向委托方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应优先接收辖区内孤寡、失能、高龄的社会老年人。运营方在合同期内负责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养老机构进行运营和管理,并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二是建立运营方投资机制。为推进马山康养服务中心建设达到完全正常运营条件,运营方需根据正常运营条件,在签署协议书后1年内无偿投入不低于100万元的资金完善设施设备,直至达到正常运营条件以上。运营5年内,应达到《养老机构等级划分和评定国家标准》中的三星级(含)以上,至少有2所敬老院达到一星级(含)以上。

建立健全服务管理和运营监管体系,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一是建立运营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和运营监管体系,依法规范养老机构运营行为,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解除合同,所造成的损失由运营方自行承担。合同期满前6个月,运营方需正式向委托方提交入住对象安置方案,确保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后,双方委托第三方对其资产、财务等进行审计,符合有关要求的,按期终止合同。二是建立风险保证金机制。运营方在确认中标资格后10个工作日内向委托方缴纳100万元作为履约风险保证金,合同生效后,如运营方在合同期内不能正常履约或合同期未满擅自退出的,履约风险保证金不予退还。合同期满或终止,扣除运营方应当承担或拖欠的费用后,剩余部分退还给运营方。因运营方管理不当造成入住人员伤亡或国有资产损坏、流失,无法按期支付或赔偿的,委托方可从履约保证金中预先支付和赔偿。(蓝生恒 黄继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