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患者正在接受步态机器人训练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好样的,再坚持一下就可以拿到金币了。”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里,7岁的小扎西(化名)正在医生的鼓励下进行着下肢机器人的康复训练。伴随着面前显示器上的游戏动画,小扎西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完成了缓慢行走,获得了游戏奖励。

小扎西出生的时候腿部就有残疾,4岁的时候,还不能独立行走。为此,爸爸一度很担心儿子会因为腿疾而无法读书。为帮儿子治疗康复,小扎西的父母踏上了遥远的求医之路。使用新技术的康复机器人给小扎西一家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如今,经过三年的康复训练后,小扎西已经可以自己去上学了。

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近年来,青海省残联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服务领域科技攻关和研发支持,提升科技助残水平,让残疾人群体能够共享更多科技发展红利。

“如今,康复机器人让医疗服务走向了信息化、智能化,不仅让患者有了更好的康复体验,也有利于推动我省康复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青海省残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青海省为16.29万人(次)实施精准康复服务,为8.17万人(次)适配辅助器具,为1.31万人(次)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科技为残疾人灵活就业创造新模式

康复是残疾人的迫切需求,科技助残产品在保证康复训练质效的前提下,提高了患者康复主动性,极大地提升了康复效率。同时,它为残疾人灵活就业创造了新模式。

“都说现在直播带货是风口,站在风口上,我们想把家乡的好东西卖出好价格,我们残疾人也想试着‘飞’!”陈建英自信地说。

陈建英先天残疾,出生时就没有双脚,这让她被深深地困在家中。然而,生性好强的她,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残疾人也可以在家‘一部手机看天下’。”陈建英说,2021年,她在朋友圈看到青海省残联开展免费电商培训的通知,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如今,陈建英白天在抖音直播,晚上在快手直播,具有青海特色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在她的热情推介销售下,成为消费者舌尖上的“尖货”。

“去年一年,凭着直播带货,我有了2万余元的收入。因为双腿残疾,过去我一直没办法外出工作,都是靠父母养着我。现在,通过直播带货,我有了自己的收入,也可以慢慢养活家人。”陈建英尝到了直播带货的甜头。

直播带货,为青海省残疾人创业就业带来了新机遇。就此,青海省残联积极推动协助第三方电商公司开展残疾人电商创业培训、直播带货、供应链整合、品牌孵化、IP打造、产品销售等工作,帮助残疾人掌握数字创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市场和行业情况,提高残疾人创业创收能力。

据记者了解,像陈建英一样在青海省残疾人电商孵化基地里直播带货的残疾人主播还有很多,通过学习直播话术、带货技巧以及直播后期运营、视频剪辑,他们在抖音、快手、拼多多等多个平台上积攒了不少人气。由陈建英运营的“无腿小猫咪”直播间,在抖音有3万粉丝,在快手有19.5万粉丝。

“直播带货,为残疾人灵活就业、居家创收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我们将继续吸纳更多有电商创业意愿的残疾人,同时,积极开拓残疾人创业就业新路径,为他们云端逐梦插上灵活轻盈的翅膀。”青海省残联的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从青海省残联了解到,2023年,依托“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平台”,青海省残联开展雇主培训12期,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适应性测评309人次,实现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855人,实现农村残疾人新增就业2220人,168名有就业需求的应届残疾人毕业生中111人实现就业。

新技术赋能社会有“爱”无“碍”

5月17日,“青海急救”无障碍服务平台正式启用。当日,一位听障人士在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省残联工作人员的共同引导下,在青海急救120平台首次启动了“一键呼救”和“视频呼救”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1月,我们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省内急救120平台仅可通过拨打语音电话实现紧急呼救,残疾人、老年群体和危重病人等弱势群体进行紧急呼救颇为不便和困难。”青海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说,为此,省残联同省检察院、省卫生健康委,针对急救平台逐步启用语音、大字、盲文、一键呼叫等无障碍功能等问题进行多次座谈、磋商。

据记者了解,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报警求助、消防应急、交通事故、医疗急救等紧急呼叫系统,应当逐步具备语音、大字、盲文、一键呼叫等无障碍功能。省残联、省检察院、省卫生健康委和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将持续加强常态化协作,逐步扩大“一键呼救”和“视频呼救”功能在全省各市州、县区急救120平台的适用范围,更好地推动弱势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以城市“无碍”赋能社会“有爱”。

环境无“碍”,生活有爱。截至目前,青海省累计建设盲道2822.26公里;投入无障碍公交车180余辆,为1.2万余名残疾人发放免费乘车“爱心卡”;各类金融机构建设无障碍通道487个、爱心窗口692个;青海省残联投入资金为各级图书馆建立盲人阅览室及有声读物室;8个市(州)级电视台播出手语新闻节目;建立了青海省首个“盲人电影院”……积极支持引导新技术在信息无障碍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展现各类应用场景及技术创新突破,青海省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实现了从“没有”到“向好”的转变。

迎着新征程的暖阳,青海省30万名残疾人必将在全社会关心关爱下,谱写出更加灿烂的人生篇章。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