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近日报道,针对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遭枪击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日前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斯洛伐克菲佐总理遇袭深感震惊,向菲佐总理及其家属表示诚挚慰问。中方强烈谴责这一暴力袭击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遭枪击受伤事件持续引发关注。近日,该国副总理塔拉巴接受外媒采访时称,据他了解,经约3小时手术,菲佐目前情况稳定。南都记者注意到,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在内的多位国际政要都针对此次枪击事件表达强烈谴责,希望菲佐早日康复。南都此前报道,菲佐在特伦钦地区召开一次政府会议后遭到枪击,枪手向他开了好几枪,菲佐随后被送往医院。南都记者从外媒披露的现场画面了解到,现场响起数声枪声,菲佐中枪后由保镖扶上车,射击男子当场被制服。

袭击发生地点,在斯洛伐克中部城镇的一次场外政府会议之后。斯洛伐克总理正走到外面与街道一侧的公众握手,而枪手就是在会议举行地文化中心外的街道上等待“迎接总理”的一小群人的其中之一。

就是这样的一名男子,着装朴素,面容无特别之处,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老汉,他叫尤拉伊·辛图拉,已经71岁,看着像一个老年绅士,但他真实的身份是一名“特殊的作家与政治活动人士”。

之前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对马克龙说:我们不会向乌克兰派军。乌克兰不是北约国家,他不会允许斯洛伐克军队直接参与乌克兰战争。斯洛伐克前国民议会议员、斯拉夫统一党主席彼得•马切克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表示:罗伯特·菲佐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都反对欧盟现在的行动,他们的处境都非常危险,尤其是斯洛伐克的选举之后,60%-70%的人赞成与俄罗斯保持良好的关系。

斯洛伐克总理被刺杀的时间点非常耐人寻味,恰好就发生在斯洛伐克明确表示反对支持乌克兰,并且即将在六月份启程访华,和中方签署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的关键时间节点。显然,对于某些西方势力来说,斯洛伐克这反对援助乌克兰、亲华的两大动作,已经让其成为了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

罗伯特·菲佐总理的政治立场一直备受争议。他钦佩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持支持态度。在乌克兰问题上,菲佐总理的立场与欧盟主流观点相悖,他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对乌克兰战争持同情态度。这一立场在斯洛伐克国内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抗议。在国际关系方面,斯洛伐克作为欧盟成员国,其外交政策一直受到欧盟的影响和制约。然而,菲佐总理的乌克兰政策却与欧盟主流观点背道而驰,这使得斯洛伐克在国际舞台上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此次遇袭事件无疑加剧了斯洛伐克国内和国际社会的紧张局势。

值得一提的是出了国家领导人被袭击这种事情,各个国家都是进行谴责的。不过,泽连斯基反应出奇的大。他在社交媒体上,着重强调,反对袭击国家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菲佐是一个始终尊重并且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他还表示,斯洛伐克政府与中方对乌克兰局势的看法是一致的。“中方和斯洛伐克政府有着相同的观点,即不可能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乌克兰冲突。我们支持所有有意义的和平计划,这些计划必须基于现实,而不是基于幻想。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菲佐在今年4月时曾透露,斯洛伐克代表团将于6月访问中国,预计在访问期间签署一系列重要协议。

斯洛伐克政府正闭门磋商,讨论在总理菲佐遇袭后如何继续领导国家。经济部长丹妮莎·萨科娃表示、财政部长拉迪斯拉夫·卡梅尼基和劳工部长埃里克·托马斯都认为,内阁应暂时由来自最强大政党的副总理罗伯特·卡利扎克(与菲佐同一政党)领导。

萨科娃说:“政府将闭门磋商,我们将如何在没有总理的情况下进行领导国家,总理目前卧床不起,需要医治。她说,可能要增加保护措施,但这一切都要与内政部长达成一致。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最新消息,近日,斯洛伐克新当选总统彼得·佩列格里尼在班斯卡·比斯特里察的医院探视斯总理菲佐,事后他召开媒体新闻发布会时称,由于菲佐现在情况并不太好,需要安静休息,所以医生只准许他们进行了几分钟私人交谈。

斯洛伐克总统恰普托娃谴责了针对总理的“残忍无情”的袭击。恰普托娃说:“我感到震惊。我祝愿罗贝尔特·菲佐在这一关键时刻坚强起来,并从这次袭击中尽快恢复。”进步斯洛伐克党主席米哈尔·希梅奇卡表示,对枪击事件感到震惊,并强烈谴责任何暴力行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我强烈谴责对罗贝尔特·菲佐总理的卑鄙袭击。这种暴力行为在我们的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称,“我对我的朋友罗贝尔特·菲佐总理遭受的令人发指的袭击深感震惊。为他的健康和早日康复祈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菲佐遇袭,也使得斯洛伐克政府的众多行程安排就此被打乱了,而其中一项,或许还包括总理的访华行程。在上个月月底,该国的国务秘书马雷克·埃什托克就已经率团来华,为总理的访问打过前站了。当时,埃什托克就受到了我国外交部副部长邓励的接待,在此次会谈中,双方一致同意未来不仅要在政治层面上深化关系,还要扩大在经济、教育领域的合作,而今年作为两国建交的75周年,很有可能成为恢复和扩大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