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在我国可以说是特别快的,我国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网民数量超过了10亿人,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远比以前靠报纸、电视、广播这些渠道好太多了,不仅高效、快捷、而且获取的信息广泛,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对于一些政策、信息、文件等等了解到的也更多了,了解起来也很简单。

对于一些需要政务公开的政府事项,不仅能够在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等等渠道获取和查询,政府部门更是会通过公开的新闻发布会、政策吹风会等等全面告知。对于参保群众,特别是患有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医疗保险的报销政策,特别是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是他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这个信息也很容易获取和查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销比例的规定上,可以看到现在的报销比例都不低,甚至可以说是很高。在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往往在90%以上,职工甚至有95%以上,看过去报销比例相当高。即便是在国家医保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全国的医保运行年鉴的时候,也会说医保报销比例居民有70%,职工可以达到80%以上。

按照这种的报销比例来算,医疗费用花费10万元的话,90%的报销比例能报销9万元,自己只需要出1万元。但是在实际的住院过程中,却极少有人享受到了这么高的报销比例,啥情况呢?往往能报销一半就不错了,花费10万元,自己还是要出到好几万元来,根本达不到宣传的90%,有时候甚至连60%也比较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家医保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医保报销比例,是明确说明了,政策范围内的医保报销比例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也就是说医保费用还有很多政策范围外的,是不纳入医保报销的。

目录外费用:医保有三大目录,分别为药品、诊疗、材料目录,使用在这三大目录外的项目,医保是没有报销的,要自费。比如说10万元的费用,有3万的目录外费用,医保只能报销7万的部分,报销比例肯定不高。

医保自付费用:即便是医保目录内的费用,也不是全部可以报销,目录内的项目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等。乙类和丙类需要自付或者限价报销,比如说1万元的乙类项目,医保报销比例90%,并不是能报销9千元,还需要自付10%后在报销90%,也就是9千元的90%,只能报销8100元。还有些限价项目,会限价报销。

起付线:住院报销还有起付线,即便是在扣除前面两项之后,剩余的费用也不是全部按照规定的比例报销,还需要扣除起付线。比如说起付线800元,扣除目录外和目录内自付费用后花费1万元的情况下,还要扣除800元的起付线后再按比例报销,综合报销比例又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住院的时候,如果用到了较多的医保目录外费用,综合报销比例往往60%都不到,能报销一半就不错了。所以,医保建设的重点应该是控制目录外费用占比,不能让医院随意的使用大量的医保目录外费用,不然再高的报销比例也白搭,要努力提高综合报销比例,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看病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