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驼铃悠悠,马蹄声碎。大漠孤烟,黄河落日。

这是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数千年的岁月沉浮中,文化在此碰撞与回响中重叠,绽放出熠熠生辉的姿彩。在天府之国成都,邂逅一场来自古老丝绸之路的展览,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28日,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锦绣西域 万里同风——新疆丝路文化特展”将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幕。

展览汇集了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涵盖先秦至宋元时期的131件(套)精美展品,包括精美的丝绸毛纺织品、珍贵的多民族语言文字的简牍文书、美轮美奂的雕塑壁画、奢华的金银珠宝、彩陶、青铜等国家宝藏,以雄浑壮阔的西域场景氛围,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厅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厅效果图

见证丝路申遗十周年

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亮相展览

新疆,这片位于中国西北的广袤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宝地。它不仅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近年来的考古证据表明,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孕育出了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十年前的2014年,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共同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在跨度近5000千米的线路上,中心城镇遗迹、商贸聚落遗迹、交通及防御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5类代表遗迹,共计33处遗址点位星罗棋布,连线成网,交织描绘出人类进行长距离交通、商贸、文化、宗教、技术以及民族等方面长期交流与融合的文化线路杰出范例。

其中,被誉为“世界最完美废墟”的交河故城遗址,还有北庭故城遗址以及堪称“中国第二敦煌”的克孜尔石窟,这3处遗址点位,作为丝绸之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将出现在本次展览中。

走进传说中的古国

新疆重要考古发现讲述传奇往事

除了展示三处世界文化遗产的风采,展览还立足新疆重要考古发现,用出土文物讲述中华文明故事,呈现两个“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丰硕成果。尼雅遗址有着“东方庞贝”之称,它曾是《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的西域36国之一的精绝国;营盘墓地更是汇聚了西域与中原地区及中亚、西亚等地五彩斑斓的文化元素,浓缩了“楼兰古国”的全景画卷。它们分别获评1995年度和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其中,出土于尼雅遗址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复制品)更是将新疆与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本次展览中,采用蜀锦工艺织就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复制品),将与出土于成都老官山汉墓的织机模型,以及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黄地团花纹锦片并列展示,深刻反映出巴蜀以蜀锦为媒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更彰显出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

值得一提的是,经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网信办推介,该展览已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名单。作为金沙遗址博物馆“区域文明主题展”系列之一,该展览将从5月28日持续展出至10月27日。期间,金沙还将陆续推出“考古人面对面”“丝路寻宝”、全景展厅等多项配套活动与展项。

本文图据金沙遗址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