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面向个人投资者开放的2000万元额度,在手机银行APP上10分钟就售罄了。”

一位浙商银行(601916.SH)内部人士告诉银柿财经,5月20日,在该行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向个人投资者开放的当日,市场反响热烈。面对不少客户希望可以增加额度的反馈,浙商银行在当天11时临时增加了1000万元额度,也迅速售罄。

除浙商银行外,招商银行(600036.SH)也于20日向个人投资者开放了5亿元超长期国债认购额度,并收获了不少个人投资者的青睐。个人投资者小吕(化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10点前就守在了电脑前,卡点通过招商银行网银PC端成功购入1万元额度,过两分钟后发现还有额度,随即又购入1万元。

不过银柿财经注意到,关于个人认购超长期国债,市场上也不乏一些不理解的声音。比如在小吕分享的购买经验帖下,就有用户表示,“时间那么长,利率那么低,为什么要买?”也有用户针对风险提出质疑,“风险级别是R3(中等风险),已经跟公募基金一个等级了,安全性如何保障?”

一般来说,中等风险意味着有亏损可能,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会设定风险评级是否意味着该产品会有潜在亏损风险,个人投资者在购买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目前仅两家银行向个人开放额度

综合市场信息,目前在杭州仅有浙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开放了对个人投资者的额度。具体来看,两家银行此次销售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起购金额均为100元,且需是100元的整数倍,在总量额度内无购买上限,票面利率为2.57%,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据悉,该笔30年期国债是财政部拟定发行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首单,于5月17日发行,总额400亿元,2.57%票面利率是由56家金融机构承销团在竞争性招标后确定。

根据财政部此前发布的发行安排,2024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有20年、30年和50年三种,共发行22次,20年期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分别定档5月24日、6月14日进行首发,1万亿全部发行完毕要到11月中旬。

目前,参与承销的银行大多仅面向机构开放额度,多数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均表示暂未接到超长期特别国债针对个人投资者发售的通知。不过也有国有大行表示正在积极筹备,之后可能会参与进来。

为何承销行没有集体放开对个人投资者的额度发放?除了各家银行各自销售策略不同外,风险因素和市场接受度可能也是考量因素之一。

需有一定投资经验

“该产品的风险等级为R3,个人客户需要满足A3以上的客户风险评级方能购买。”在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购买说明中,招商银行对个人投资者的购买资格作出了明确限制。浙商银行也提示称,对于非持有到期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资都是建议投资者有一定的投资经验。

在大众认知里,国债作为国家信用债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何会有存在投资风险、要有投资经验一说呢?

事实上,如果能够持有到期,个人投资者的确可以获得稳定的本息收入。但动辄30年、50年的投资期限,也令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有个人投资者直言,“10年差不多了,三五十年太夸张了。”而如果涉及提前赎回,可能就要面临二级市场的价格波动,这也正是风险所在。

据悉,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为记账式国债,存续期内可在上交所、深交所或是银行柜台债市场上市流通。这意味着对于投资者而言,购入后的收益来源除了利息收入外,还包括资本利得,也即卖出时的表现。但由于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由市场决定,因此资本利得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投资者卖出时可能会因价格上涨获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价格下跌面临亏损风险。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提示称,由于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久期很长,如果以后市场利率出现上行情况,这类国债可能存在潜在的利率风险,进而对债券价格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对于不准备持有到期而是以获取资本利得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必须要具有相当的投资经验和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

从目前超长期国债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5月21日,20年、30年、50年的到期收益率分别为2.4893%、2.5927%和2.6675%,相较于前一日均有所上升。若拉长时间来看,目前的利率水平则处于相对低位,这意味着如果后续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债券价格将有所下降,可能会对资本利得产生负面影响。

超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