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窦皓

位于浙西山区的杭州建德市,地处钱塘江上游,是一座藏身于山水之间的小城。建德市有丰富的水资源,3条干流及38条中小溪,水域总面积为8592.11公顷。其中,新安江在建德境内全长41.4公里。

如何守住这座城,护好新安江,是建德水上派出所的传承和努力方向。1978年5月,水上派出所正式成立,46年后,建德市公安局再次发力,将水上派出所全力打造成全省首个“水域生态派出所”。这也是最为自豪的事。

“2023年以来,我们开始积极探索生态警务领域里技术、机制、体制的变革,切实体会到了生态警务对传统警务的优化。”第9任所长李赛虎说。

今年5月,建德生态警务联勤共治中心挂牌成立,和水域生态派出所合署办公。如今,建德对生态领域的保护进一步形成了合力,构建了组织构架体系、指挥体系、职责任务体系、运行体系、流程体系、考核体系等六大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以来,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实现100%破案,打击数、起诉数同比分别上升28%、35%。8、9两个月,公安和港航、渔业部门一起,登船检查6000余次,查获各类违法行为10余起,大大提升了执法效率。2024年以来,在辖区劝阻180余起非法捕鱼、垂钓的行为,其中立案查处4起,放生2000余尾野生鱼。

2023年以来,以生态警务建设为契机,建德市公安局与水上派出所共同研发水域人、船行为研判模型,整合接入275路视频监控,配套无人机、水下水上机器人等12款新型装备,形成水域管控“全量信息视图”,开辟水域全要素治理格局。

派出所教导员赵宝卫介绍,在技术变革前,重点水域巡逻一圈就要2个多小时,并且2天就要进行巡逻一次,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快艇跑一次600到3000元汽油费排出的污染,多少也是对环境的破坏,但是现在通过监控,线上巡查一遍40分钟就足够了,大大解放了警力,也减少了快艇出动的次数。

王红军是最早加入“新安义警”队伍的生态守护志愿者。2023年,他们有了“水上义警”的专属队伍。在王红军牵头下,志愿者们采用人工拉网的方式清理江面上的水葫芦。此外,政府还配备全自动打捞船和10条半自动保洁船,助力义警提升工作效率。经过6年努力,现在在新安江流域几乎难觅水葫芦的踪迹。

为了将能更好发挥生态保护领域里全民共治的作用,建德公安优化新安江水系警务协作联席会机制,完善边界生态警务合作模式,形成内、外、环“三圈共融”宣防模式,打造“生态义警”队伍68支,其中水上义警有200余人,全域开展生态巡、防、宣执法行动。2023年以来,提供非法捕捞、污染环境线索20余起,救助保护动植物50次,帮助群众1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