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上7点半,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的2023-2024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发布系列活动——“美好生活之夜”在四川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百姓的生活感受如何?对城市还有哪些期待?数十万公众参与《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现场发布有关百姓消费热点、旅游意愿、创新创业动态、人工智能趋势以及城市满意度等,多项重磅数据。

调查数据显示,成都、广州、大连、厦门等上榜“美好宜居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城市打分

成都上榜“美好宜居城市”

依托《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的多维度调查数据,“美好生活之夜”发布了多组热点指数。

从消费方面看,2024年,旅游又一次站到了中国人消费意愿榜榜首,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打算在旅游方面增加消费,选择比例达到了五年来的最高点,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比上一年增加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文化传承与文化市场建设方面,人们对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展览)、推广传统文化书籍和宣扬保护非遗这三项满意度较高。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通过面向市民发放的20多项调查数据,统计评选出成都、广州大连厦门等“美好宜居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这座公园城市是否宜居,不仅与生态美好有关,还与综合工作、收入、幸福感、城市满意度等多维度指标有关:近几年来在成都遥望雪山的天数稳定在年均70余次;天府绿道超7000公里;成为全国第4个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600公里的城市;2023年航空旅客吞吐量7492.4万人次,位居全国城市第3位;政务服务高效便捷,创新集成“蓉易+”系列服务品牌;12345热线平台去年快速响应社会诉求超720万件、解决率和满意率均超90%,获评“2023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成都百姓生活更加丰富,博物馆增至194家、居全国城市第2位,演出活动数量2023年较2019年增长1.2倍,“金牌球市”在“成都雄起”的加油声中再次回归蓉城。

成都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一体推进,东安湖、凤凰山等片区成为城市新地标,去年49个大运场馆服务市民超8万小时,以大运会、汤尤杯等赛事为媒,以世园会为窗,向世界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特质更加鲜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点赞

“成都是一个幸福、包容的城市”

“大调查”数据发布系列活动曾于2021年、2023年连续两次在成都举办,今年是其第三次落地成都,活动将为展示成都市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文旅消费、经济产业发展等工作成果提供优质平台。

“成都是一个幸福的城市,走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成都人面带笑容的幸福面孔。”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多次来到成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分享自己对成都的印象,“成都也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城市,对于青年人来说,成都充满魅力。”

姚景源说,青年人最需要的就是事业、创业,“成都为青年人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吸引青年人来干一番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看来,一个城市要美好,有三个指标一定要达到。“第一,我们一定要跨过经济门槛,这个是一个硬指标。我认为成都实质上在十年前已经跨过了经济门槛。”

其次,在生活人文方面也要达到高标准,魏翔说,“可进入性”就是标准之一。“什么是‘可进入性’?我举个例子,我们到一个城市去问路,会得到两种待遇,一种是他会告诉我们左边、右边、前面、后面,还有一种是他可能会带着我们走一段路,甚至会把我们带到想要去的地方,后者就是一种非常亲和的可进入性。”魏翔说,“我在成都的时候,确实碰上了带我走一段路、陪我说一段话的(人)。”

最后,魏翔认为,一个城市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治理、制度、机制方面迸发出活力。“我们说制度重于技术,原因也在于此。”

红星新闻记者彭惊实习生杨玙睿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 李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