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两名埃及人正在表演棍子舞。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埃及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棍子舞(塔哈提布)是其中知名的一种,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国游客到了埃及,尤其是埃及南方(上埃及),经常能看到当地人表演这种舞蹈

独特的广场舞

埃及棍子舞是一种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民间大众舞蹈,常在埃及南方村庄、城镇的广场或庆典活动中表演。舞蹈的表演者多为男性,但除了专业演员,普通人甚至儿童也能跳一些棍子舞动作。

《环球时报》记者在埃及看过很多次棍子舞表演,一般来说程序是这样的:两名或多名舞者身着传统民族服饰,手持长长的木棍登场。随着音乐响起,表演者开始舞动棍子,姿态优美、技巧熟练展示各种动作。表演者之间展开的精彩对决更引人注目。他们交替进行攻防,用木棍挥舞出弧线,时而快速闪避对方攻击,时而巧妙地予以反击。他们舞姿轻盈灵动,木棍在手中上下翻飞,一招一式既表达了力量之美,也传递了古老的智慧。

随着音乐节奏不断加快,表演者的动作也越来越激烈。最后,当富有埃及特色的音乐渐渐减弱并最终停止,表演者结束精彩的演出。观众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们的每个动作,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塔哈提布,可译为“棍子游戏”“藤条舞”和“棍舞游戏”等。表演塔哈提布,既有一定的规则和技巧,又允许表演者发挥个人创造力和表现力。这种表演艺术形式,通过舞蹈和音乐传递情感,同时展示了埃及文化的特色。

融合军事元素

生活在埃及南部的当地朋友告诉记者,塔哈提布起源于古埃及南部地区,今天卢克索、阿斯旺一带。在古埃及民间,有3种主要的搏击运动,分别是摔跤、拳击和击棍,人们用这些运动锻炼身体。今天,在卢克索帝王谷的古墓壁画上,还能看到击棍场景,男人之间用长棍格斗,以显示威武和力量。渐渐地,这种格斗演变成后来的棍子舞。

埃及《金字塔报》曾刊文介绍说,在古埃及,塔哈提布(棍棒艺术)是一种专注于棍棒格斗的武术形式,可追溯到埃及古王国时期,出现在古埃及神庙和墓穴的古代雕刻和墙壁上,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这些绘画上,栩栩如生地刻着两人或者多人彼此用棍棒打斗、格杀或练习的场景。可见,当时的塔哈提布被用于军事训练和战争场合。据埃及学者考证,在古埃及,除了射箭和摔跤之外,塔哈提布是军队用来训练士兵、提高其素质和战斗力水平的一种技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古代军中结合武术色彩和格斗方式的塔哈提布逐渐“出圈”,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演变成一种民间流行的舞蹈,特别是在上埃及更加普及和深入人心。木棍舞保持了它最初作为军事武术和作战方式应有的强悍、勇猛等特征,在表演时,组织方每每都要强调注意安全,以确保不要使人受伤。

女性上阵巧改良

这种原本充满阳刚力量的舞蹈,现在一些女性也开始表演。起初,她们只是简单模仿,加入诙谐的动作逗乐。后来受到欢迎,这些姑娘创造性地将棍子舞升级改造。比如,省去原本彪悍、粗犷的格斗动作,把舞蹈变得娇俏灵巧,以柔克刚。同时,由于女性力量相对较弱,她们在木棍的使用上选择更加小巧、更加顺手甚至能弯曲的,表演效果更好。

埃及文化部去年成立“遗产之家”,旨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塔哈提布”。《环球时报》记者办公室附近新开了两家棍子舞培训班,报名者踊跃。一位看上去50多岁的微胖男子也去报名,他告诉记者,平时在家就跳棍子舞,但很不专业,结果有一次在公众场合跳舞出了洋相,现在准备通过系统学习提高水平,“棍子舞需要传承,而且跳舞还能锻炼身体,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