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5月20日当晚,亿航智能(EH.US)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4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

今年一季度,亿航智能实现营收6,17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78.0%,净亏损同比缩窄27.2%,达到6,340万元,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调整后的净亏损为1010万元,同样缩窄69.9%。

现金流方面,第一季度亿航智能经营现金流转正,这也是亿航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正向经营现金流。

业绩发布后的电话会上,亿航智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华智透露,公司一季度交付的26架EH216产品中,主要为政府订单,海外客户占比达到23%。

交付量翻倍

报告期内,EH216系列销售与交付数量为26架,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11架环比翻倍式增长。

在业绩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亿航管理层称,基于成本结构和业务扩张的趋势,若想实现年度收支平衡点,每年需要交付200到250架次的EH216-S。随着产能扩张,有信心在不久将来实现单季度收支平衡。

据悉,亿航一季度国内外客户的洽谈需求和订单都在增加。目前中国政府采购占比较高,海外客户占比约为23%。目标应用场景适用于城市交通、地方旅游物流、应急消防以及其他行业应用。

在一季度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之后,eVTOL航空器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运营提速。

第一季度,亿航相继在国内和国外取得商业化进展,与无锡市签订100架EH216-S意向采购订单。电话会议上透露的消息显示,其中十架已交付,并计划在5月进行首次商业飞行演示。

另外,第二季度亿航又增加了来自山西、湖南、温州、珠海等地的订单,以及来自新疆、海南、广东地区的采购意向,还拥有多个海外意向交付。

商业化落地提速

以深圳、广州、珠海为代表的大湾区,在低空领域探索存在明显的运营场景优势。目前,亿航与深圳罗湖区计划共同开展无人驾驶eVTOL空中旅游观光和运输服务,计划年内在罗湖体育休闲公园建立一个新的城市空中交通运营中心。

亿航智能高管透露,目前亿航在广州黄埔区、深圳宝安区和罗湖区、合肥包河区、无锡梁溪区等有多个UAM(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网点,上述网点均未开通商业运营航线,目前正在进行设施建造、试飞人员培训以及资质申请等筹备工作。“公司正在参与若干个起降点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国际市场方面,电话会议上透露出积极信号,胡华智称,公司的“飞行足迹”还延伸到了阿联酋、哥斯达黎加和日本等地,实现了EH216在拉美和中东地区的首飞。

除了拓展B端和G端客户,亿航智能的EH216-S在今年一季度也上架淘宝,引发公众热议。不过目前距离真正民用还有相当长的距离,eVTOL上架淘宝更多的是向大众科普新产品。

会上,胡华智回应称,eVTOL是有望被C端用户购买的,未来C端用户可以私人购买飞行器,不但可用于日常出行需要,也可以在不使用飞行器时直接租给空中交通运营企业,成为空中出租车获得运营收益。

推进eVTOL电池研发

eVTOL整机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当前由于缺少eVTOL专用的电池,eVTOL续航较为局限。今年一季度,亿航宣布与巨湾技研建立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应用于eVTOL航空器的先进超快充电池。

据悉,亿航正研究各种eVTOL电池方案,旨在提升产品性能和效率,实现安全、成本、效率三者的最佳平衡。其中,重点关注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热管理以及循环寿命,持续优化和提升eVTOL产品的航程、载荷和充电等性能表现。

供应链方面,“目前没有看到供应链方面的瓶颈,系列产品的零部件已经实现大部分国产化,关键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系统,电机,电池均已实现国产化,供应商合作及交付稳定。”亿航智能高管称。

目前,与欣界能源合作研发的固态锂电池以及与巨湾技研合作研发的快充快放电池已进入测试阶段。这些新电池具备更大的容量、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预计将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预计亿航智能第二季度营收约为9000万元人民币,其对业绩指引的判断基于公司业务的进展,意向订单的转化以及新增订单。目前公司订单充足,产能随订单同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