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郭有才爆火之后,菏泽南站可谓“群魔乱舞”,各种丑不忍睹的表演充斥着广场。

当地政府似乎想借这波流量来拉动一下经济,甚至连夜加班铺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加手机基站,安排公厕,提供免费的水和大锅菜,芍药免费送,手机随便充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看来,官方此举大可不必,靠网红来拉动经济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淄博的烧烤现在就沉寂了,很多后来跟进摆摊者赔了不少;河南王婆的热度也慢慢退去,各地的模仿者也空折腾一场。

网红的爆火,随机性非常大,概率非常低,过去的歌星还能红几年,现在的网红只能红几个月,甚至几天。一个地方想把“网红经济”做成一个常态,基本上没可能,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更有甚着,有传闻北大要开“网红专业”,这简直是贻笑大方了,网红这东西还需要大学开设专业?

对于电商,我一直持支持态度。从大的层面来讲,任何流通环节的进步,都会促进经济快速的发展。从老百姓角度来看,主播带货,只要货真价实,都能带来便利和实惠。

但是,对于以获取打赏为目的的“网红”乱象,我却很反感。一般人要想蹿红,只能搞擦边,博出位,如此一来,网络上简直比丑成风,目不忍视。而且,如果这种现象不加以遏制,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都会出很大问题。

如何遏制这种乱象,我认为一招足已:这就是出台一个政策,设置一个“打赏冷静期”。

打赏是一种冲动性消费,很多人头脑一热,就去充当“榜一大哥”,没多久又后悔不迭,这是何苦呢?

所以,设置一个打赏冷静期,我们就把时间设为24小时吧,打赏之后,24小时之类可以撤回。如此一来,那些博出位,擦边的网红收入就会下降,自然消停很多。

而且,设置“打赏冷静期”,并不会对真正有实力,有才艺,有知识的网络直播者造成很大影响。比如知识主播,别人给他们打赏,一般不会回撤,而是真心实意的赞赏。

敬请关注,感谢每一个遇见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