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上火”的多发季节,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易出现口苦、头眩等现象,甚至会有目赤肿痛、牙龈肿痛、咽喉干燥、口舌糜烂、大便干结等症状。从中医上来说,“上火”主要分阴虚和阳虚,针对老年人“上火”,主要情况就是阴虚,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年纪的原因体质渐渐变差,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要做好哪些事情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商丘市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袁国立,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袁国立说,“上火”,是中医的常用名词,也是现代人比较头痛的一个病症。一个人,当他身体出现了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燥以及流鼻血、牙痛、溃疡等症状时,这就代表“上火”了。

“上火”原因

第一,老年人身体虚弱,病邪容易侵袭,邪留体内,久则郁而化火;第二,老年人阴液亏虚,阴虚火旺,可导致虚火上升;第三,老年人因有时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如吃了油炸和辛辣食物,由于老年人消化功能差,可致消化不良,食物停滞胃内不化,容易化热成火;第四,因老年人牙齿脱落,咀嚼功能差,喜吃精细食物,摄入纤维素太少,加上老年肠蠕动减弱,易产生便秘,中医称之为阴液亏虚,则导致虚火内燥。

袁国立说,老年人要减少和避免“上火”,就应该做到: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减少各种感染机会;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煎烤等食物;便秘的老年人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经常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如何“降火”

袁国立说,老年人“上火”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服用药物,以及通过食物和代茶饮帮助“降火”。

● 药物~~~~~~

清“肝火”:肝在志为怒,开窍于眼,“肝火”比较旺的老年人会出现脾气急躁、面红目赤、眼睛分泌物增多,甚至两胁胀满等症状。如果“肝火”比较旺,可以吃龙胆泻肝丸等清泻肝胆之火的药物进行治疗。

清“胃火”:“胃火”比较旺盛的老年人可能出现牙龈肿痛、口苦、口臭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大便秘结,以及腹胀等胃火炽盛的表现。可以吃黄连清胃丸等具有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等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

清“心火”:“心火”上炎可致口舌生疮等,可以用黄连解毒汤等泻火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清“肺火”:“肺火”比较旺的老年人通常会出现黄痰、咳嗽、黄鼻涕等症状,可以用双黄连口服液等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清“虚火”:部分老年人身体的机能出现衰退,可能出现阴虚的情况,阴虚则阳亢,导致出现“虚火”旺的现象。可以用清虚火、滋阴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知柏地黄丸等。

● 饮食~~~~~~

食物:老年人“上火”时可以吃清热“降火”的食物,如黄瓜、苦瓜等,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的功效。还可以多吃绿豆糕,喝绿豆汤等,绿豆有清热解毒、消炎利水的功效,均可帮助缓解“上火”的状态。

代茶饮:可以用菊花、金银花等泡水服用,也有比较好的“降火”作用。菊花具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而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两者对“实火”“虚火”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来源:京九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