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古区花庄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满眼是规划整齐、焕然一新的二层小楼房。“政府的政策特别好,住房还有补贴。我是今年3月搬进新房子的,和原来的房子相比,新房子住着又舒服又开心,还保暖,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方便。”村民朱学龙的新家就在这里,客厅简约大方、宽敞整洁,卧室温馨舒适,厨房干净整洁;屋外绿化树木郁郁葱葱,各种景观花开得正艳。5月20日,记者从红古区政府了解到,花庄镇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立足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稳步推进全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让群众搬进幸福和安稳。

以最低成本实现幸福安居梦

花庄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是2023年省委省政府十件为民办实事之一,该项目包括苏家寺村涉及北山村三条沟四社村民24户97人,村民居住旧址地质构造极易出现滑坡和崩塌。项目采用集中安置方式,总投资760万元,由北山村村委会以每户176平方米的建设面积标准统一修建,房屋为框架结构,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费用由中央省级补助资金10万元、区级配套15万元,每户财政贴息贷款5万元,积极探索并推行农户不增加负担、银行不增加风险、政府不增加债务“三个不增加”模式,最终每户群众仅出资6.6万元即搬入新居,以最低成本实现幸福安居梦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花庄镇把政策宣传作为落实工作的“先手棋”,聚焦房源、户型和面积、基础配套设施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镇村干部多次深入群众家中,耐心细致地讲解相关政策,帮助群众算好搬迁补助资金、贴息贷款等“经济账”,全面打消其疑虑,调动自愿搬迁的积极性。

仅6个月24户群众搬入新房

围绕项目实施工作,花庄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建工作专班,形成“主要党员干部挂帅,分管党员干部负责,专班党员干部主抓,镇村干部协同推进”的责任体系,历时6个月,实现了“当年规划选址、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搬迁入住”的目标,以最快的速度筑起群众安居房。

“我们逐户推进拆旧复垦,今年4月底24户旧住宅全部拆除并复耕复垦。同时,积极引导搬迁户紧抓时令,充分盘活土地资源进行复垦复绿,确保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拆旧复垦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花庄镇党委书记张富旺说,接下来,花庄镇将抓好搬迁“后半篇文章”,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与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等有机结合,持续完善安置点基本服务功能,衔接好搬迁群众生活保障工作,真正让群众搬出来后有产业、能致富,有就业、能增收,有保障、能幸福,确保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生活好、能融入”的目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滕效宏 通讯员 闫国清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