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品上什么款式的包装可能决定生死

四喜拿礼盒举例。

把产品做成礼盒包装,真的好卖货吗?

好产品,做礼盒包装有错吗?

新产品上市要设计包装了,包装设计个什么款式呢?当然是礼盒包装!

“我们的产品那么好,走亲访友提上它送人,政府领导拿它作为地方名片用于政商往来,多体面,就做礼盒包装!”

上述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是的,许多产品的包装款式就是这么拍板决定的。

于是,我们看到,企业们将自己的产品一股脑里装进礼盒里,日常喝的饮料被装进礼盒里,洗护用品被装进礼盒里,红薯粉丝被装进了礼盒里,土豆也被装进了礼盒里……

爱自己的产品,就做礼盒包装;好产品,就做礼盒包装,有没有道理,对不对呢?

当然有道理,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是错的。

但是,这样做,可能忘记了一个产品一家企业的最基本的目的是要生存,是做产品要追求销量。

如果没有销量,其他无论多么高大上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科学不可取的,至少说是跑偏了。

四喜的观点是,包装的款式要与产品品类、目标人群、销售渠道和终端相适配。

四喜反复说,包装不是包装那点事,包装不是设计那点事。

包装是什么呢?

包装是营销传播中其中的一个手段,这个手段不是孤军奋战,不是单打独斗,它一定也必须与产品品类、消费者、竞争者、销售场景和消费场景等等统筹考虑、协调一致才行。

简单点说就是,包装与其他营销传播要素要相适配,要能够协调一致地帮助企业卖货。

包装的款式与其他营销要素不能南辕北辙、四面八方。

打个比方容易理解。

比如木耳、黄花菜、银耳、香菇这些厨房烹饪常用的干货,装进礼盒包装里会卖得好吗?

恰恰相反,这些产品装进了礼盒,会严重阻碍销售。

一来消费者认为一个日常用品,自己不能把钱花在包装上,不值;

二来消费者想看看产品到底怎么样,不看心里不踏实,结果礼盒把产品捂了个严严实实,消费者嫌麻烦干脆走人;

三来他们凭经验判断,但凡礼盒产品价格都虚高,要买还是去买普通袋装和散装。

除非你的产品非常有特点,否则,礼盒装帮了倒忙?

事倍功半、事与愿违,用心良苦地做了与目的和愿望相反的事情。

礼盒包装可以有,但是绝大多数产品不能只有礼盒包装,只有少数奢侈品除外。

价格高出国产矿泉水三倍多的“依云”矿泉水(国内均价12元每瓶),也没有装进礼盒里,也是一瓶一瓶地零售。

雪梨在河北赵县、魏县是本县引以为傲的特产,在销售中可以有礼盒装,但是不能只有礼盒装。

雪梨毕竟是一种普通的水果,既不稀缺也不名贵,销售主渠道是大型商超、水果专卖、批发市场及电商。

同时,购买雪梨绝大多数是自购自吃,不是送礼。

因此,雪梨品牌商要下功夫针对不同卖场,打造便携式的包装,比如精选三枚装,精选五枚装,小箱式,既实现了品牌化,让消费者加深对品牌的识别,又让销售方便快捷,提升销量,减少损耗。

产品像孩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经营的事情就要用经营的逻辑,要理性思考,科学决策。

包装是手段不是目的,那么什么是目的呢?

是销量,是市场回报。

因此,做什么款式的包装,要以终为始,要用市场目的、主销渠道倒推。

毕竟,不动销的产品,都是库存,如果是卖不出去,就是废品,这可是花几十万买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