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正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邦农种业有限公司内,3台全自动花生种子分拣机正在筛选豫花37号高油酸花生品种,厂区内一车又一车的花生种子正往外发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豫花37号是由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食用、油用、油食兼用型花生品种,品种优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公司负责人杨展说,这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成效,已在河南、新疆等地的花生种植区域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正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持续关注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驻马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创建了全市唯一的“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完善政策措施,助推成果转化。成立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示范区管委会、专家委员会。正阳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正阳县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保障了园区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顺利、持续开展。

立足资源禀赋,做实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河南省农科院在豫南地区农业科研方面的综合优势,开展农作物育种、高产高效栽培、畜牧养殖、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土壤肥料等方面试验研究与开发,通过农业科学实验、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孵化、现代农业展示,引领和促进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成功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绕花生产业发展,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和李培武在正阳县开展了花生新品种培育和花生减毒固氮等科技创新工作,有力助推了花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君乐宝和鲁花两家“国家品牌计划”企业先后落户正阳。至目前,已有近30家从事花生油、休闲食品、花生饮料、花生蛋白、花生保健食品等深加工及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正阳县并已投产运营。

加强机构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建立了“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新建省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2家,组建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个,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河南省智能工厂2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方位打造“正阳花生”品牌,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2个,认证比例达85%,170万亩“正阳花生”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正阳花生”在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品牌价值达124.35亿元。

坚持多点发力,拓展转化模式。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资金保障。坚持“技术+创新平台”“政府+科研院所”“创业+政策支持”“头雁+技术培训”等拓展转化模式。同时,专家委员会成员主动下沉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工作。目前,河南省百蓓佳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河南荣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正阳县精工机械有限公司等51家企业获评科技型中小企业。

驻报全媒体记者 李玉荣 见习记者 余川 摄

编辑:史秋宇 审核:杨姗姗终审:李丹丹

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