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通GDP首次突破万亿元,与济南、泉州、西安、福州、合肥一起跻身“万亿城市俱乐部”,全国排名第22名。随后几年,其支柱产业建筑业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南通2022年GDP排名下滑至第23名。2023年,南通与同期GDP破万亿的城市差距再次拉大,从2020年排名高于合肥,到2023年被合肥反超。

今年一季度,南通地区生产总值2982.2亿元,同比增长7.2%,在万亿城市中,增速排名第二,经济总量排名连超6城。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数据发现,南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前十大重点产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个百分点。南通如何调转船头,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通过数据,解码南通的飞速发展背后,工业如何起到“压舱石”作用?

南通一季度GDP增速三年最高

经济排名升至万亿城市第17

一季度,南通GDP同比增长7.2%,达2022年至2024年一季度同期增速最高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超过江苏省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2023年,南通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23位,今年一季度,一举超过西安、济南、泉州、福州、合肥、佛山六城,经济排位升至第17位。而在2022年至2023年,南通一季度经济增速均低于全国增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数据发现,分产业来看,第二产业拉动增长效果最明显。一季度南通第二产业增加值1465.2亿元,增长8.8%,占整体GDP比重的49.1%;占比第二大的第三产业同比增长6%,增加值达1447.5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产业中,工业成为南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引擎,一季度南通工业生产强势发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南通34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增长面为88.2%。

其中,重点产业大幅增长,对南通经济带动作用显现。一季度南通累计增加值前十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0.3%,重点产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个百分点,其中化学纤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业三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工业生产的大面积实现增长,也带动服务业营收情况好转。一季度,南通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31.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为72.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和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贡献率较高,分别拉动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通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7.4%

六大重点产业产值增9.5%

南通如何重新激活增长动力?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数据发现,制造业和建筑业是南通经济的两大支柱。2023年,南通建筑业总产值达1.2万亿元,产值规模蝉联江苏省首位。而制造业虽然体量大,产业结构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创新资源不足、主导产业规模偏小,存在传统产业发展优势减弱、新兴产业优势不明显等问题。

2018年,南通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发展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生命科学等(“3+3+N”)具有高端引领作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十四五”时期,南通持续引入大项目、头部企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2023年,南通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6%,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0.2%,45个省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51.7亿元,日达智造智能终端精密模组、星源材质锂电池隔膜等一批优质百亿级项目产能逐步释放。今年一季度,南通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4.3%,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81.3%和44.5%。

目前,南通已逐渐形成六大重点产业,2023年总产值超过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9.2%。其中,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占比最多,超过15%。此外,船舶海工产业中的南通、泰州、扬州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以及高端纺织业中苏州、无锡、南通高端纺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一季度,南通六大重点产业总体运行良好,合计产值同比增长9.5%,船舶海工产业持续向好,高端纺织业产值同比增长29%。

今年南通在新春第一会中提出新型工业化,打造中国现代工业名城。会上提出,用五年左右时间,力争六大重点产业集群总规模翻番,达到2万亿元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值得注意的是,南通走向现代工业名城的道路上,仍有许多“绊脚石”:2024年南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南通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还有提升空间,基本公共服务还有短板,改革发展稳定还有不少深层次矛盾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