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历史上其实并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和巴勒斯坦一样,历史上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只是地区概念。

印度这个地区,在古代一直都有不少大大小小没有统一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甭说车同轨书同文了,就连基本信仰和语言其实也不同。

现在大家口口声声说印度教拥有超过10亿的信徒,其实这个宗教在18世纪以前根本就不存在。之所以出现印度教,纯粹是为了便于团结和统治。

他们吸纳了婆罗门教、耆那教、锡克教、佛教、拜火教等信仰的部分元素,拼拼凑凑,强行创造出了印度教。所以说,印度教内部,其实有很多自相矛盾的说法,大家也只是心照不宣,没人去计较。

18世纪末,英国人掌控印度地区的命运以后,这才逐渐将印度地区归于统一。但这种统一也属于强扭的瓜不甜。毕竟大家的信仰完全不一致,而且彼此的人口都不少,真要凑在一起,早晚要出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英国人离开之前,搞出了印巴分治

英国人殖民了印度200年左右,虽说帮印度实现了大一统,但实际上也对印度当地人造成了若干难以描述的伤害。为了便于统治,英国人必然要找一帮当地的代理人才行。

高种姓的印度人,成为了英国人统治这一地区的代理人,低种姓的印度人,则备受打压。至今这两部分人的身份地位依旧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

1947年印度教徒和伊斯兰信徒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因此英国人提出了双方分开建国的计划。这事儿得到了伊斯兰信徒的认可,但印度教徒却非常不满。

为啥呢?因为伊斯兰信徒人数少,印度教徒人数多。如果合并建国,那话语权绝对掌握在印度教徒手里,伊斯兰信徒自然不满。但要是分开建国,那好不容易合并在一起的印度,又会走向分裂,印度教徒们自然也不会答应。

因此,双方闹得不可开交,甚至造成了大量伤亡。

最终1947年6月,英国提出了“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地区一分为二,分别建立印度国和巴基斯坦国。

看似分开过了,就能化解矛盾了。可实际上印度对这一分裂方案始终不满。为此印巴双方总是爆发各种各样的矛盾。

1971年,在印度的唆使下,东巴基斯坦更是宣布脱离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国。使得巴基斯坦少了一大块土地,以及众多人口税收。这笔账是算不清了,印巴之间的矛盾,或许只有某一方吞并另一方,才能真正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印度单飞后,反倒成了地区性的列强

毕竟被英国人统治了200年时间,印度有很大一部分人,从英国人身上学来了不少东西,其中就包括了扩充土地。

很多人瞧不上印度人,认为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的确是事实,大约有10亿印度人的日子,是非常不好过的。但剩下的印度人,不仅物质条件很好,而且还能接受高等教育,成了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正是这部分印度人,决定着印度的走向。

在这帮人的带领下,印度也走上了列强之路,开始对外扩张。二战以后,世界格局基本都敲定了,还能攻城略地扩充地盘的是真不多,印度算得上一个。

第一,吃掉东旁遮普和西孟加拉

旁遮普地区的信仰分布大致如下:50%信仰伊斯兰,20%信仰锡克教,30%信仰印度教。

原本按照信仰来划分的那一套,在旁遮普地区完全行不通。因为锡克教徒死活不认可自己是印度教的一部分,而英国人则粗暴地将他们划入了印度教这一部分,将旁遮普分成了东西两部分,分别归属印度和巴基斯坦。

这下麻烦大了,锡克教徒的势力范围,被强行划入印度以后,造成了印度内部非常严重的民族争端。

毕竟旁遮普人在巴基斯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印度这边的旁遮普人,人口不占优势,没有话语权,自然是要闹事的。他们打算建立一个独立的锡克王国,但是印度当局是不可能放弃东旁遮普这个产粮重地的。

除了东旁遮普,还有西孟加拉的情况也很类似。

印巴分治的时候,按照信仰划分孟加拉地区被划入了巴基斯坦,这地方绝大多数都是伊斯兰信徒。但偏偏孟加拉的西部,也被印度给吃掉了。

同一个民族,同一种信仰的一群人,再次被印度强行分割成了两部分。主要是因为孟加拉地区是英属印度非常重要的黄麻产地,印度压根舍不得撒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吃掉锡金国

锡金位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印度等4个国家之间,是个正经的内陆国,而且锡金地盘并不大,只比上海大了那么一丢丢。

1887年,英国人强行霸占了锡金。不过到了1918年,英国人就撤离了锡金,将这里还给了当地人。

原本锡金国王在自己的小王国里,日子过得还是蛮滋润的。结果印度自立以后,立马在1949年出兵锡金,给锡金国王安排了一个印度首相。

到了1950年,印度将锡金纳入了自己的藩属国行列,这一行为和当年的英国人简直如出一辙。

那锡金国王肯定不答应啊,因此闹了很多年。到了1975年,印度人也烦了,索性废了国王,将锡金变成了印度的一个邦。

为啥印度这么着急吃掉锡金呢?这地方位置非常关键,本隔绝了中国和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如今印度吃了锡金以后,那中印之间的接壤地带又多了一大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入侵藏南

这事儿我们中国人就太了解了,早在1948年趁着我们处于内部战争时期,印度就悍然入侵了达旺。到1960年,印度已经侵占了我国藏南地区9万多平方公里。加上西线的争议地,印度已经非法侵占了12.5万平方公里。

1962年,我国不得不做出反击,将印度军队一顿收拾,让他们颜面扫地。但由于地理条件过于苛刻,我军获胜后,便退了回去,保留了争议地。这也给了印度继续侵占我国领土留下了机会。

印度当局很聪明,知道打仗打不过,他们开始悄无声息地向藏南地区移民。他们相继往藏南迁徙了100多万人,俨然成了这里的主体民族。他们在当地建学校,传播印度文化,同化当地本土民族。

除此以外,印度还在这里驻扎了15万大军,俨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地盘。为了获得国际上的认可,印度还将藏南地区打造成了对外开放的旅游胜地,这一策略导致不少来这里旅游的外国人误以为这里是印度的地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地图开疆?那是印度的野心

环球网报道,印度议会挂出了一幅“古印度”的大一统地图。这幅地图可牛了,直接把周围5个邻国都给吞并了,地图包含了如今的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

按照印度当局的说法,这是阿育王帝国时期的版图。不过从印度这些年对邻居们领土的态度来看,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其实这幅地图,大致上描绘了当年英属印度时期的巅峰状态。包括缅甸在内,全部都是英属印度的地盘。阿育王表示:盗用我的名义,你们打招呼了没?

虽然印度人极其不情愿,但不可否认的是,英国人才是印度的“秦始皇”。此前的印度,从来没有过大一统,基本都处于散装状态。甭说辐射到缅甸了,印度历代王朝就连印度南部都没有彻底征服。

散装印度也有一颗大一统的心啊,他们借古人的名义,彰显现实中的目的。不过印度好像搞错了一点,时代不同了。

印度人跟英国人学来的那一套,在如今这个时代显然是行不通了。武力兼并土地,再搞殖民化统治?那是19世纪的知识了,已经过时了。

一战、二战以后,英国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陆续退出了占领的殖民地。然而印度却还想着走前主子的老路,他们有什么底气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远交近攻的策略玩得贼溜

英国、法国这些老牌列强,之所以退出殖民地,除了殖民地上的人民自身觉醒,发起反抗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世界霸权易主了。美苏争霸阶段,是不可能容许英法继续持有这么多殖民地的。

那印度为啥在二战以后,还能如愿开疆拓土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我认为是他们利用自身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把“远交近攻”的策略给玩明白了。

二战以后,1991年以前,美苏是世界上的两大霸主,印度跟他们的关系,还都不错。苏联支援了印度长达30多年,帮他们搞了100多个大型项目。美国为了防止印度倒向苏联,持续向印度输出资本和武器装备。

即便是现在,印度和美俄两大军事强国的关系也很好。

所以说,印度在上世纪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援。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紧挨着印度洋,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美苏都想在这里分一杯羹。

印度也不傻啊,他们也不明确倒向某一方,只是不断地拿好处。拿到好处发展自身实力以后,自然要对周围的邻居动手。毕竟开疆拓土,对邻居下手是最方便的,后期统治起来也是最稳当的。

不信你看英法和俄国,英法当年占的殖民地,多数都是飞地,根本不可能长期统治。压力一来,直接就撒手了。可俄国就不同,沙俄当年侵占的,都是邻居们的土地,现如今这些土地在俄国手里,依旧固如金汤,俄国依旧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而英法呢?这就是区别。由此可见,还是秦始皇有远见啊,远交近攻再放2千年,估计也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