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吃包住,一周十万,但可能是拿生命做赌注。这样的工作你愿意干吗?

这种报酬极高但危险性也高的工作是“试药”。

新药上市之前都需要进行临床试验,这就需要有一批人做“小白鼠”,而巨大的报酬让很多人难以拒绝。

而00后的小文便是这其中一员,都知道“是药三分毒”,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花季般的少女选择这种挣快钱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潇湘晨报】【环球网】等(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初尝甜头

2018年,小文无意中在一个兼职群里看到招募"试药志愿者"的广告。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干什么的,但看到志愿者一次就能拿到6000多块钱,她顿时心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时她的钱还够花,才暂时压下了冲动没有报名。

一年后的2019年5月,为了参加偶像的演唱会凑足门票钱,小文这才义无反顾的报名参加了一个助消化新药的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规定,小文需要在实验室住7天,每天需要服用新药并接受检测。

期间她确实经历了一些轻微不适,但总的来说过程还算顺利。

一想到最后能拿到6500元的试药费,她更是无比兴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最终拿到钱后,小文当机立断删掉了中介的联系方式,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做这么危险的事了。

谁知事情却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奈重拾试药

到了10月份,小文实习回来后在长沙租了套漂亮的单人公寓。

可一次性交了5400元的房租后,她的存款已经所剩无几,再也过不起向往的精致生活了。

百般无奈之下,小文只能重新踏上试药的"老路"。

这次她报名参加了一个在长沙的新药测试,报酬高达9000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为了谨慎起见,小文对父母隐瞒了试药的事。

" 如果我爸妈知道了,肯定会打断我的腿 "。

就这样,小文瞒着家人,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试药之路。

不过虽然她报了名,但未必就一定能参加试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报名的志愿者都必须通过为期3天的体检筛选,各项身体指标合格才能真正进入验。

按照领队的通知,体检集合时间是10月30日下午1点,而当天小文提前了一个半小时就赶到了体检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直到这时她的内心还一直在纠结要不要退出,不过最终小文还是没有离开。

这次小文报的项目,共有46人报名,但最终只能选出14个人。

而经过3天的全面检查,小文终于成为了获选的14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药人的一周

作为一名试药人,小文从早上6点半就开始忙碌。

刚从睡梦中醒来,她还来不及伸个懒腰,一名护士就走了进来,在她的左臂肘窝处生生扎下一根细长的塑料管。

那是根留置针,从这一刻起直到当晚10点,针头都会牢牢地插在她体内。

护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着密密麻麻的试管,从针头处抽取她的血液样本。

一天之内,小文需要被采血达18次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可怕的是,为了迎合新药的试验需求,小文在服药当天的饮食也受到了严格限制。

她所在的是"餐后给药组",在服药前30分钟必须把强制配给的"大餐"全部吃进肚子——3个鸡蛋、1根油条还有1杯牛奶。

小文告诉大家:曾经有一个男性试药人就是因为吃不下鸡蛋最终选择了退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这些,小文早已习以为常。

服药的第二天,小文就感到浑身乏力,头重脚轻。

她知道这一定就是药物的副作用了,而护士也前来了解并记录他的状况。

转眼已是服药的第6天,小文的状态一直都很糟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丧失了大部分食欲,饭前30分钟必须狼吞虎咽地灌下一大杯营养液,这才勉强能将几口流食送进肚里。

最难熬的是被迫在同一个小小的病房足足关了3周。

除了耳边有氧气管和输液管在细细作响,就只有床头柜上的电视节目作伴,而她的生活也自此发生了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巨变

小文刚开始参与试药项目时,只是将它视为一种快速赚钱的方式,并没有过多考虑风险。

在她看来,尽管服药过程艰辛,但体内残留的药物两三个月就会被体内代谢系统排出,对身体无太大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随着试药项目的深入,小文开始上瘾于试药所能带来的"暴利"收入。

她逐渐丧失了劳动价值观,开始追求急功近利和过度消费。

她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不是在医院住院服药、抽血检查就是在家中休养生息。

事实上,每年都会有大约50万人参与到人体药物临床试验中。

其中既有为了赚取试验报酬而参与的"职业试药人",也有真正的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试试,没准我能活下来呢”

2021年,56岁的蒋殊被查出肾脏长了一个大肿瘤,经手术切除后,原以为可以痊愈。

没想到3个月后,癌细胞就在他体内转移扩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建议他服用一种靶向药物,但费用高昂,作为一个已失去工作能力的人,蒋殊根本无力承担。

就在他感到万分绝望时,有医生告诉他,可以申请加入临床试验,免费使用一种新型的靶向抗癌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床试验就是在上市前,需要通过人体试验来检测新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而在蒋殊看来,这就是他最后的希望。

通过医院的审核过后,他就开始按时服用那种新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殷勤地记录着每一次的用药情况,每隔21天就从老家霞浦赶到福州,向主治医生汇报反馈,拿到下个疗程的药物。

让他欣喜的是,最初扩散的肿瘤居然开始缩小,病情也终于得到了控制。

不得不说他是幸运的,而医学界也将迎来新的药物。

可以说没有广大受试者的参与,新药的研发将无疑面临重重阻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药人=小白鼠

对于一些人来说,药物试验被视为一种"高薪兼职"的机会。

通常制药公司会根据试验的风险程度和时间长短,提供可观的报酬作为招募筹码。

有些短期低风险的试验,报酬往往可以达到数千乃至上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一些人眼中,试药被认为是一种轻松赚钱、省时省力的方式。

然而,人体药物试验并非没有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何新型药物在临床前期,都无法彻底排除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或者副作用。

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长期潜伏在体内,时日一长积少成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一些不太重视安全的"职业试药人",往往过于简单地通过"报酬/天数"这样的公式来判断药物的危险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认为只要报酬与试验时间成正比,就可以等价换算出风险大小。

这种片面的评判往往是不科学、不负责任的。

而且职业试药人还往往会栽进黑中介的圈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中介

一般而言,中介公司会在网上发布招募广告,对试药项目的细节和报酬标准进行介绍。

有意向的人可以主动报名,如果通过了初步筛选,就会被安排进一步的体检。

不过,这个行业中也存在不少黑中介的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不择手段的中介为了招募更多的试药者,常常会隐瞒或者美化试药带来的风险。

他们在广告宣传中夸大其词,甚至直接编造虚假信息,吸引那些贪小便宜、缺乏风险意识的人报名参与。

另一方面,有些黑中介在试药报酬方面也存在肆意克扣、恶意压价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与制药公司的合同条款,试药者本应拿到可观的报酬。

但这些中介却以各种借口克扣了大部分钱财,试药者最终只能拿到残渣。

此外,黑中介有时还会动用不正当的手段,胁迫试药者继续完成后续的所有用药检测环节,否则将被扣押全部报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试药者中途退出,之前的付出就将付诸东流。

因此,在确保受试者权益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通过完善的行业规范,建立公平合理的风险定价机制,防止"以次充好"等乱象在行业内滋生蔓延。

同时,还需要加强受试者的教育培训,让他们对临床试验的风险有充分的认知,学会对风险进行理性评估,而不是单纯被金钱诱惑所蒙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这样,受试者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充分保障。

此外,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惩处,完善行业信用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建立在阳光公开、规范有序的环境下,临床试验行业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潇湘晨报:湖南00后女孩“试药”赚快钱,试一次9000:我不喜欢稳定的工作,但又需要钱.2019-11-18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760577975843815943/?channel=&source=search_tab

2、华声在线:职业“试药人”,不是职业“小白鼠”.2018-08-2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9371146187373743&wfr=spider&for=pc

3、东南网:打开新的“生命之窗”.2024-04-2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182122565704690&wfr=spider&for=pc

4、环球网:湖南00后女孩“试药”赚快钱,试一次9000:我不喜欢稳定的工作,但又需要钱.2019-11-1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0539107048003243&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