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字化新外贸蓬勃、跨境电商红火,但跑出来的大卖们,却仍旧逃不出亚马逊的“五指山”。

与其说是卖全球的出海品牌,但即便成功登陆了二级资本市场,跨境电商的佼佼者们,依然离不开靠单一渠道创收,依赖亚马逊、依赖北美市场,成为大卖们转型升级的“阵痛”。南都·湾财社出海课题组“跨境电商财报拆解”第二期,来聊聊跨境大卖们的转型升级的新挑战。

NO.1

烧钱烧不出独立站

门店锐减难医赛维时代“亚马逊依赖症”

4月27日,赛维时代更新了2024年一季度财报和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自去年年中上市后,赛维时代交出的财报业绩,都还算不错。但仔细拆分,依然能看到跨境大卖们共同的难题——“集中化”。

2023年,赛维时代营收65.6亿元,同比增长33.7%;净利润达到3.4亿元,同比增长81.62%,逐渐恢复至往年水平。而新一季,赛维时代营收17.99亿元,同比增长44.66%;净利润8604.49万元,同比增长65.5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029.21万元,同比增长53.5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维时代2024年一季度财报。

不过,以服装起家,靠服饰品类创收7成的赛维时代。其主力创收渠道和市场,依旧和亚马逊高度绑定。2023年,赛维时代在亚马逊的营收占比已接近九成,自营独立站业务略显下滑;欧洲市场仅占整体营收的7.64%,北美上升至近90%。换言之,赛维时代约9成营收来自单一渠道和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赛维时代,靠亚马逊创下9成营收。

而去到2024年一季度,分地区来看,核心市场北美地区实现营业收入16.06亿元,同比增长47.51%。分渠道来看,一季度,赛维时代在亚马逊的销售收入为15.58亿元,同比增长42.85%。

而这还是近年来赛维时代不断减少亚马逊店铺数量的成果。圈内人送外号“铺货之王”,赛维时代把店群模式做到了极致,2018年后赛维时代开始大规模缩减店铺,2020年至2022年亚马逊店铺从661家下降到2022年的505家,到2023年上半年再关闭82个至430个店铺。

早在赛维时代IPO期间,其辗转的闯关经历,证监会的问询也主要集中在亚马逊的政策风险。亚马逊对一家公司运营多个店铺始终是不鼓励的态度,会频繁检索“同一卖家是否开立两个以上的账户”,多余的店铺就会被封禁。

赛维时代也尝试过独立站分散风险,2018年开始砸钱搞独立站业务,2023年更是花了6.9亿元的平台及独立站业务推广费,但总体效果并没有很好。2023年来自独立站的收入仅为1.8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不到3%。

如今多年过去,尽管门店数量精简、赛维时代已经打造出由"4个10亿级品牌,20个亿级品牌,70多个千万级品牌"组成的品牌矩阵。

但大众对于赛维时代的定义依旧是“大卖”,而不是诸如安克创新、绿联科技这样的有辨识度和溢价的品牌,更不是SHEIN这般靠自有品牌起家后衍生全全供应链的平台。从精品到品牌,赛维时代依旧有自己的苦恼。

NO.2

自建物流摆脱“依赖症”

傲基过半营收亚马逊造

同为“华南城四少”,传统大卖转型升级的傲基科技,也还在尝试摆脱“亚马逊依赖症”。

傲基科技目前主要通过ALLEWIE、IRONCK、LIKIMIO、SHA CERLIN、HOSTACK及FOTOSOK等品牌提供家具家居类,以及电动工具类、家用电器类、消费电子类、运动健康类等产品。并逐步发展了跨境物流业务,投资设立了子公司深圳西邮智仓为自有电商业务提供物流,以及为客户(主要是电商卖家)提供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

曾以消费电子作为重要抓手,2021年的“亚马逊封号事件”无疑给了傲基科技不小的冲击。自2021年后,傲基科技把最大的筹码押在了家具,如今更是以家居巨头、“出口电商第一股”再度闯关资本市场。

不过,到目前为止,傲基科技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仍旧是亚马逊,2023年在亚马逊的销售占比仍达到53.8%。不过,相较而言傲基科技对亚马逊的依赖程度也有所下降,傲基科技发展了沃尔玛、Wayfair等渠道,并且根据家居大件的物流配套自建了物流供应链,加深了护城河。从2021年至2023年,傲基科技通过亚马逊销售的销售额占比,从83.9%一路降至5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傲基科技招股书,虽有明显下降,亚马逊仍为傲基科技贡献营收的半壁江山。

在招股书里,傲基科技也为投资者指出了风险,“公司大部分收入来自少数第三方电商平台。公司与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关系中断、第三方电商平台的政策变动或诠释或公司与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安排出现不利变动,都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NO.3

品牌还是平台

跨境大卖们的抉择要加速了

不管是赛维时代还是傲基科技,“华南城四少”里的这两位,虽然在传统大卖里已经是有突出表现的“佼佼者”。但随着近年出海赛道竞争白热化,留给大卖们升级转型的时间越来越紧迫,怎么找到合适的发展之路,是大卖们必须放在台面的问题。

亚马逊作为跨境出海的重要电商平台,毋庸置疑依旧是“江湖老大哥”的地位。众多跨境卖家出海的第一站,都会考虑亚马逊。但随着SHEIN、TEMU、TIKTOK、速卖通这些本土“出海四小龙”平台的快速崛起,乃至中国品牌们不约而同加大力度布局出海赛道,中国品牌的出海集结号已经发起。对于早期吃到亚马逊或者跨境电商时代红利的卖家们而言,怎么在新格局下做大做强,登陆资本市场绝对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赛维时代、傲基科技,更多是依赖渠道而生,你可以说它们有很多精品、也可以说它们的渠道很强势是个‘渠道品牌’,但你应该还不会说这是个品牌或者平台。你不会说买衣服一定要到这里买、或者家居就一定要上这个平台搜,或许这个趋势已经出来一些苗头,但要成为大的风气,或许真的还有挺长时间。”业内人士告诉南都·湾财社。

把赛维时代和SHEIN做类比,两者最早都是以快时尚起家,但两者发展路径却截然不同。吃过了渠道崛起的铺货红利,巨额流量主要来自三方平台,塞维时代早年并没有花费大精力去摸索起步更艰难的独立站。

而如今SHEIN以自有品牌的快时尚早就圈粉无数海量用户,再借机转型成平台、嫁接各大品类资源,等赛维时代这类的卖家们回过神来,先行者早就“轻舟已过万重山”。

同样,大众也很难把同样以消费电子起家的傲基科技和绿联科技、安克创新完全划等号。后者更多以消费电子专业级品牌示人,终极目标消费电子赛道有小米、传音这样的“天花板选手”,在海外消费者中有足够的溢价和品牌号召力。

不过,转型家居赛道后傲基科技也深耕超大件物流体系、自建物流供应链,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傲基科技在有意识地向整合供应链资源的平台去发展。不过能否在这条细分赛道变成“长跑冠军”,依旧需要时间和加速度。

而与傲基科技同台竞争的除了有致欧、乐歌、遨森等跨境电商原生品牌外,还有林氏木业、顾家家居等国货出海品牌,再有就是众多海外本土家居品牌。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大家都在加速进化。是要品牌还是转型平台?能否真正抢占更多用户的心智,或许才是立在企业发展岔路口前最有利的“盘缠”。

采写/分析:南都·湾财社记者陈盈珊

出品:南都·湾财社湾企出海(跨境电商)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