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登官宣,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后,外媒也沸腾了,众说纷纭。

美媒痛批,“美国不该对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关门”。

韩媒惊呼,“美国无法击败中国电动汽车”。

德媒呼吁,“欧盟不要效仿美国”。

瑞媒反对,“这是一个愚蠢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外媒对于美国的做法也不太理解,且不太认同。加征关税,本就是破坏全球贸易的行为,继半导体、光伏电池以及锂电池等之后,中国电动车又成为美国的“眼中钉”。要知道,美国市场几乎没有中国制造的纯电动汽车销售,在这种大背景下,拜登还对中国电动车进行追加关税的打压,根本没有明确的依据可以证明,美本土汽车产业受到了实质性的损害,这就是现实版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美媒之所以痛批拜登的做法,就是因为洞察了背后的严重后果。在中国电动车根本没有进军美国市场计划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这反而增加了美进口商的负担,而这些上涨的成本,最终必定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的身上,而电动汽车将最终成为美国富人的“玩具”,根本无法让美国中地产消费者也能拥有,到头来,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拜登此举,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敲打欧洲国家,希望可以统一战线,集体对抗中国电动车。但似乎,事情的走向并没有按照拜登预想的方向走,不少欧洲国家都表明了态度,市场不能封闭,需要通过竞争得到加强。果然,还是有理智且聪明的人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德媒也提到了一点,如果欧盟效仿美国,那么整个德国汽车工业都将会受到影响。几乎欧盟的所有汽车,都使用了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一旦针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就很可能伤及自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任何行业来说,竞争是必然存在的,如果有了竞争,就要靠“霸权”打压,巩固自己的地位,那么这个行业也不会良性发展。我们需要接受竞争,也必须要保持公平的竞争条件和环境,在竞争中进步和发展,这才是行业良性循环的正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目前的美国已经彻底乱了阵脚,为了“打压”而“打压”,丝毫不顾及行业的有序发展,如果持续下去,必定会给美本土企业以及美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损失,最终需要为拜登错误决定付出代价的,还是“自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回来,中国电动汽车之所以能够全面崛起,也不是走捷径的结果,通过多年的科研和创新,才能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且实现业界领先,这恰恰也是行业竞争带来的积极作用。要是没有传统车企的引领,又怎会有如今火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呢?有因必有果,没有永远的强者,只有永远的行业!行业的平衡都被打破了,企业又怎么立得住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