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丧失”所带来的健康挑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近日,《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在20世纪,生物多样性在全球范围内下降了2%~11%。另一篇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论文在梳理了186项研究(包括665项试验)后分析称,建立和管理保护区、消灭和控制入侵物种、可持续管理生态系统、减少栖息地丧失等保护行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改善了生物多样性的状态或减缓了其衰退。

生物多样性丧失如何影响人类健康?

“生物多样性变化之所以和人类关系紧密,是因为一些新发、再发传染病,绝大多数是由于生物多样性丧失导致的结果。”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副教授李彬彬告诉第一财经,在自然界中,由于不同物种之间存在良好的调控机制,目前绝大部分病原体停留在自然界内部,并不会造成跨物种传播,“也是基于生物多样性对疾病可能会产生的‘稀释效应’,生物多样性越高,疾病风险越低。”

李彬彬解释称,由于人类的一些频繁活动(如进入自然栖息地、森林砍伐等)影响到了生物多样性的完整,使物种之间的调控作用失灵;这样一来,更多野生动物或病媒(能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得以和人类接触,才会增加人类患上传染病的风险。

以美国东部城市多发的“莱姆病”为例,这一传染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当地的森林砍伐导致了一些物种丧失;但与此同时,作为啮齿类动物的白足鼠(莱姆病的重要媒介动物)数量则有所增加,“由于白足鼠、蜱虫已经在自然界中形成宿主链条,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蜱虫在叮咬白足鼠后,再将莱姆病病毒跨物种传播给人的风险”。

如何改善生物多样性以预防传染病发生?李彬彬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其实不仅是保护物种,更多的是保护人类自身。一方面包括了自然栖息地的留存,让物种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去生存,减少人类干扰;同时,也要注意野生动物在利用时的风险,尤其是在将野生动物用作贸易、食物用途时。

最新数据显示,ICTV(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列举的全球已知病毒超过14690种(不包括未定种的),其中,哺乳动物中估计有4万余个病毒种,大约人畜共患病病毒就有约1万种。

“要理解生物多样性和传染病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病毒。”病毒学家张永振告诉记者,病毒实际上不等于“病”,自然界中病毒存在的数量(包括人类已知和未知的病毒在内)远超细菌、植物和动物,它们对于维持整个地球生物圈的平衡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自然界中的病毒绝大多数是不致病的,只有一部分病毒是致病的”。

有多项国际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继而引发疾病风险。这些因素和结果包括:气候变化引起的永久冻土融化可能会从北极释放病原体,森林砍伐与火灾、化学污染使得疾病溢出。

人类如何防范?公卫有哪些早期干预措施?

张永振表示,当下最大的任务是弄清楚病毒病原体的本底,随后需要对这些病毒病原体在自然界的进化、播散、致病风险等规律以及其致病等级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对已知病毒如流感、新冠等会随着环境、气候变化作哪些改变。“这样一来,传染病预警就可以做到天气预报一样,快速报告,快速判断。”

此外,建立起覆盖气候变化、土地利用、野生动物、家禽家畜、人疫疾病等信息的一体化病原体监测体系也至关重要。

武汉大学一位传染病学专家告诉记者,上世纪20年代以来,在人类社会引起大规模流行传染病的,其病原体多数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动物宿主,继而跨种传播给人类。植物(静态)身上病原体的交换、扩散较为困难,而动物则可以携带病原体到处跑动(尤其是飞禽能到处迁徙),比如,一些野生鸟类会随着迁徙来到人类社会的散养农场,这些互动会增加病原体传染风险。“随着我国畜牧业逐步采取现代化、智能化方式,对农作物种植实行封闭管理,可以一定程度避免上述风险。”

该专家同时也称,防范未知病原体实现跨种传播,一方面是要打断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之间的互动,一方面则是要切断家养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2017年至2018年期间,多地在发现零星H7N9病例后对禽类养殖基地实行全面扑杀,有效控制住病毒传播。现阶段,我国偏远或边境地区仍然有一些传染病(鼠疫、霍乱等)处于零星散发状态,但由于控制及时,没有在人群中产生大规模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