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据广州广播电视台报道,广州市政府办公厅于5月17日印发了《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根据该规划,广州市正计划超前谋划与其他超大城市之间的高速磁悬浮通道布局和实验线建设,预留了京港澳高速磁悬浮和沪(深)广高速磁悬浮两条通道。磁悬浮列车的时速可达60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轨道交通技术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这些计划实施,广州与上海相距约1600公里的行程将缩短至3小时以内;而广州到北京约2000公里的行程,如果乘坐京港澳高速磁悬浮列车,京广两地之间的往来时间也将缩短至约3.3小时,比乘坐高铁节省超过一半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和期待。有人对这一规划表示赞赏,期待未来出行更加便捷;也有人开始关注磁悬浮列车的票价问题,认为可能会较高。对比高铁价格,磁悬浮列车可能会更昂贵,这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有人将磁悬浮列车与飞机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劣势。

此外,广东省在2021年就开始浮现了预留磁悬浮的规划。根据此规划,广东省将建设沪(深)广高速磁悬浮通道,沿海途经上海、汕尾、深圳和广州;同时还规划了京港澳高速磁悬浮通道,连接北京、韶关、广州、佛山、珠海和澳门等城市。这是首次明确提出了这两大磁悬浮高速通道的构想。在今年初印发的《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再次提及了这些规划,强调在京广深、沿海等战略通道预留规划建设高速磁悬浮系统的条件。

这一规划还涉及到广州北站T4航站楼的预留,以及广州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到2035年,广州将实现“12312”出行交通圈,即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左右通达。同时,广州还将提升白云国际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机场与各种交通方式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更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