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上曾有齐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间。

若问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处!

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齐白石诞辰150周年拍卖会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齐白石诞辰150周年拍卖会视频

白石山堂是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全资子公司:是目前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一家书画院,全权负责齐白石文创、齐白石风尚等品牌的创立与发展致力于对齐白石书画、艺术、篆刻鉴定及拍卖等资产进行内容挖掘、体系梳理、产业推动、业态创新、价值观重现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基于齐白石文化艺术的产品创新平台的重要环节。各位藏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请时任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中国齐白石书画院院长、清华美院客座教授、网易集团官方形象代言人、特邀教研主任、北京画院及荣宝斋签约画家,齐白石书画大数据鉴定专家、上海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白石山堂文化传媒的首席运营官-汤发周先生曾听他师父齐白石小女齐良芷这样说道:你知道齐白石与黄宾虹唯一一次同框是什么时候吗?请看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良芷旧藏齐白石和黄宾虹合影老照片·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这是1947年11月15日,“于希宁画展”在北京中山公园举行的时候留下的影像。图中前排左四为齐白石、前排左五为黄宾虹。另外,当天北京画界名家云集,前排左二为于非闇、左六为陈半丁、左八为汪慎生,后排左四为于希宁、左六为王雪涛、左八为李可染。而这张照片,是齐、黄二人的唯一一张合照。

画史曾有“北齐南黄”之说。齐白石、黄宾虹毕生致力于探索中国画的发展与转型,齐白石山水、人物、花鸟、水族、草虫兼善,其中尤以写意花鸟被世人所知。黄宾虹虽然以山水闻名于世,但是其花鸟画同样有着极高的成就,潘天寿曾评价道:“人们只知道黄宾虹的山水绝妙,花鸟更妙,妙在自由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宾虹·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对比二人作品,视觉差异极为鲜明。以色彩论,齐白石的红花墨叶有意拉大画面的色彩关系,视觉上更具冲击力;黄宾虹却似乎于色彩之上又罩了一层薄雾,灰色的调性,内敛而文雅。以用笔论,齐白石笔简墨重、凝练稳健,黄宾虹笔精墨妙、舒雅刚健。概括而言,齐白石的花鸟在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的大写意脉络中别开生面,大雅化入大俗,俯身拾得人间烟火气。黄宾虹则参法陈淳“勾花点叶”,兼收金石之趣,作品入古求蕴,仰首直追前人书卷气。

齐白石的“红花墨叶”

1919年,齐白石正式定居北京。此时他的画风学八大山人的冷逸一路,所以并未在京城画坛立足。在好友陈师曾的劝告下,齐白石以“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的决心进行“衰年变法”。在师法古人的基础上,他的花鸟画吸收赵之谦、吴昌硕等海派画家的长处,历经十年“岁岁寻常汗满颜”的发奋钻研,终于开创出独具个人特色的“红花墨叶”一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红菊》·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102厘米×34厘米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成熟时期的齐白石花鸟画,亲近自然、讴歌生命,取材上将原来文人不屑表现的花鸟鱼虫、农家蔬果植入画面,极大地拓展了传统花鸟画的表现范畴;章法构图上以“接木移花手段”进行大胆尝试与改革,将浓重的墨色与艳丽的红色巧妙搭配,“红花墨叶”“工虫花卉”成为齐白石笔下花鸟画的主要面貌。不但突破了传统花鸟画的审美意趣,也更加符合广大民众的审美趣味,雅俗共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柿子》·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89厘米×28.5厘米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黄宾虹的“刚健婀娜”

黄宾虹研究、临摹古人一生不辍,更是将勾摹古人作为自己的日课。在师古人的基础上,他还提倡游观、写生,强调“师造化”。他的山水画以显著的“黑、密、厚、重”特点闻名于世,而其受到关注相对较少的花鸟画则展现出“妙趣烂漫”的艺术特色。虽然在取材上并不像齐白石那样丰富,但是黄宾虹笔下的花鸟却展现出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画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宾虹《花卉图》·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26.5厘米×40.5厘米 纸本设色

浙江省博物馆藏

黄宾虹的花鸟画偏于写意性,提倡“点染法”,水色碰撞、交合,将如山水般的色墨层层相积带入画面,变化丰富,含刚健于婀娜。黄宾虹提倡勾花点叶,往往笔简意足,一挥而就,物态盎然。其晚年擅长用破墨、渍墨之法,用色随性,淋漓尽致。他更是将书法用笔融入花鸟画中,使得其花鸟画富有节奏的点画韵律,看似用笔松散,轻松自在,实则内在法度严谨,所描绘花鸟虫蝶一气呵成,笔笔生发。作为传统笔墨的集大成者,他将自己的“五笔七墨”生动地运用于其花鸟画中,一波三折,含刚健于婀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宾虹《花卉图》·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27.5厘米×42厘米 纸本设色

浙江省博物馆藏

齐与黄的“不似之似”

齐白石常说:“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黄宾虹的花鸟画则崇尚黄公望、倪云林“以简驭繁,不似之似,得其神髓”的创作理念,主张以“似而不似”为上。

齐白石善于将“工”与“写”结合,用细腻的工笔勾出草虫,用浓墨重彩的写意笔法绘出粗枝大叶,大雅化入大俗,画面鲜活有趣。而黄宾虹则更重继承古蕴,将没骨与勾勒并用,“墨中见笔笔含墨”,高度概括的处理方式使其笔下所绘的花、鸟、虫、草皆含有一种恬静内敛的雅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左为齐白石《风竹》(北京画院藏),图右为黄宾虹《墨竹》(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两位艺术大师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与探索中悟出的画之真诀与中国美学精髓。齐、黄两位画坛巨匠在题材选取、笔墨语言、设色特征、章法构图上存在着诸多不同,在花鸟画领域开创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面貌,但是却对传统的笔墨趣味和审美追求保持着惊人的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游鹅画稿》·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20.5厘米×25.5厘米纸本设色 1926年作

北京画院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宾虹《萱花草虫稿》·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37.8厘米×52厘米纸本设色

浙江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黄宾虹的花鸟画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生发于师古人、师造化后大胆创新的艺术精神。在这背后凝聚着两位大师对古人、对造化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凝聚着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与体悟。尤其我们看齐白石、黄宾虹的花鸟写生画稿,这些极为“形似”的底图也为我们揭示了两位艺术大师成功背后的勤勉之路。(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

甲辰年 【龙年】编撰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