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是上海的农业大区,每年都会产生一些农林废弃物。面对秸秆禁止焚烧、就地掩埋成本大等现实问题,农林废弃物的处置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如何让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近年来,金山进行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先行探索。

日前,亭林镇就探索将垃圾“变废为宝”化身燃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记者在亭林镇油车村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看到,工作人员将收集到的秸秆、杂草、枯枝败叶等废弃物进行分区放置。分类后的农林废弃物经过摊晒,含水量达到20%以下,就可投入到粉碎设备中,再经过工艺处理,就压缩成了生物质燃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燃料是绿色能源,燃烧时间长,密度大,储运方便,享有“绿煤”的美称。亭林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负责人高炜介绍,压好块以后,就可以直接送到电厂进行发电,价格在三百多元一吨, 旺季的时候一天能生产四五十吨,淡季的时候一天生产十几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亭林镇耕地面积6万余亩,每年产生的农林废弃物有6000吨以上,原先各村大多是通过就地掩埋处理农林废弃物,每年花费6万元左右。2023年,制定《亭林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及《亭林镇农林废弃物回收处置奖补办法》。亭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张明法介绍,“我们加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资金支持,积极培育农林废弃物收储运第三方服务主体。目前,全镇16个村居的农林废弃物均实现分类管理和有效回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农业循环链”。

除了加工成燃料,在廊下镇的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农林废弃物还被加工成种植蘑菇所需的培养料。每年合作社都会收购两季农林废弃物,主要是金山产的稻秸秆和麦秸秆,经过36天发酵后,“农业垃圾”就变身为“有机养料” 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林根介绍,合作社每年消耗12万吨秸秆和6万吨畜禽粪便,产出8万吨培养料,不仅自用还分销给周边的合作社,乃至出口到海外。其中4万吨自用,又可产生10万吨菇渣成为上好的有机肥,满足廊下当地农户的有机肥需求,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林废弃物转化为附加值高的可再生能源,是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的有效探索。未来,我区将通过建设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长效运营机制,实现农村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