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凯 于建平 北京报道

在汽车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当下,绝大部分车企都陷入了危机,“裁员”就变成了最为直接的缓解方式。

近段时间,汽车市场掀起了一股“裁员”浪潮。其中,特斯拉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减超过10%的员工,大约1.4万人,特斯拉中国一些部门的裁员比例超过30%。同时,福特中国也在日前被传裁员,规模超过1300人。虽然福特中国没有直接承认,但其表示正在打造一个更为精简、灵活的组织结构,这在业内看来算是变相的确认裁员。造车新势力方面,理想汽车也于近日被曝出在进行大规模人员优化,整体比例超过18%,这意味着有近6000人面临失业。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当前的汽车市场,燃油车企在裁员、合资车企在裁员、新能源车企也在裁员。

开启大规模裁员

事实上,自进入2024年以来,车企的裁员就没有停过。3月23日,Stellantis集团宣布,鉴于汽车行业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全球竞争压力,Stellantis将继续在整个组织中作出必要的结构性调整,以提升工作效率并优化成本结构。根据媒体报道,继解雇了美国400名技术工人和软件工程师之后,Stellantis又与意大利工会签署了进一步自愿裁员协议,将在意裁员人数升至3000多人。

4月15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发布了全员信,宣布特斯拉将在全球裁员10%。《华夏时报》记者从一位被裁的特斯拉员工处了解到,4月16日上午还在正常上班,下午接到离职通知,并迅速完成了离职手续,赔偿金额为“N+3”。据透露,该员工所在的部门裁员比例达到了20%。

5月1日,大众集团宣布,计划通过削减德国行政人员规模来改善业绩。为此,大众集团将向提前选择离职的员工提供9亿欧元(约69.95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离职奖励。大众汽车集团CFO&COO ArnoAntlitz表示,此举旨在“弥补全年业绩的影响”,符合条件的行政人员需在5月底之前做出选择并离职。

近日,媒体报道称,理想汽车正在进行人员优化,整体优化比例超过18%,根据2023年财报显示,理想汽车近3.16万人,同比增长63%。按照优化比例来计算,这轮优化涉及超过5600人。其中,销售服务运营部门优化超过400人,招聘部门从原有的200余人缩减至40—50人,智驾团队缩减至1000人以内。

广汽本田也在近日被曝出裁员,据了解,5月以来广汽本田就启动了大规模裁员,涉及员工上千人。有内部人士表示,此次裁员涉及多条线,目前内部已经启动离职程序,以主动离职为主,会有相应的补偿,预计裁员会持续到8月份。

对此,广汽本田方面回应称:“为了保证公司的可持续经营、加速战略转型,广汽本田将进一步提升人员效能。措施包括生产领域部分员工第一次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约、自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等。”

而除了上述公司,《华夏时报》记者还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许多裁员消息,但这些企业并未被曝出大规模裁员。

降本增效或成主旋律

“裁员”消息不断,也体现出当下车企生存的艰难。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特斯拉共交付新车180万辆,同比增长38%,在第四季度更是创下了48.45万辆的交付纪录。销量的增长也拉动了特斯拉的营收。数据显示,特斯拉2023年营收为9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为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9%。

但是在进入2024年后,特斯拉交付量开始下滑,一季度共交付新车38.68万辆,同比下滑8.3%,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特斯拉首次出现季度销量同比下降。随着交付下滑,特斯拉营收也同比下降9%,净利润到了腰斩的地步,毛利率则仅为17.4%。

因此,在业内看来,业绩的下降成为了特斯拉裁员的一大推手。

理想汽车虽然在2023年实现了盈利,但其依旧需要降本。因为理想想要在车市中活下去,就需要不断的研发,推出新品。因此为了活下来,理想汽车也只能进行优化。

同时,在5月20日,理想汽车发布了一季度财报,在财报期内,共交付新车8.04万辆,虽同比增长52.9%,但环比减少39%。实现营收256亿元,虽同比增长36.4%,但环比下滑38.6%;净利润为5.91亿元,同比下降36.7%,环比减少89.7%。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们面临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多重挑战,一季度的表现与我们年初的预期有差距。面对问题,我们积极、快速调整,全面启动并落地组织升级和流程优化,提高内部经营效率和决策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的业绩下滑除了价格战和销量下滑的原因,还有首款纯电车型MEGA的失利。这款车型在上市后,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没能达到理想汽车的预期。因此,理想也调整了规划。李想表示,原计划在MEGA后推出的纯电SUV产品将推迟至明年上半年上市。推迟原因主要是要先“补课”充电网络建设。

在规划变动后,相应的人员也会进行缩减。据了解,目前理想在上海的产品团队也将进行优化,部分员工已经前往北京顺义理想汽车总部。

而对于其他车企来说,目前已经是不断亏损,只能通过裁员来将亏损减少。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4月,广汽本田销量分别为78.03万辆、74.18万辆、64.05万辆、14.1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7%、4.93%、13.66%、19.01%。在销量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广汽本田也只能靠裁员来降本。

由此来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车企的日子都不好过,因此在业内看来,“裁员广进”或许会成为继“价格战”后的又一车市主旋律。汽车分析师王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裁员是企业的正常运作,员工数量的减少,可以降低固定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不过,裁员也不是长久之计,企业还是需要从技术和产品出发,加大在纯电汽车、智能化等领域的投入,以应对市场波云诡谲的变化。”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