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军授衔时将星云集,一些将官名额在确定后难免议论,也有人抱怨自己军衔过低。但是10位开国大将的争议很少,尤其是其中有一人,资历、贡献和人品令人敬佩和信服,此人就是在大将中高居第三位的黄克诚。黄大将以正直敢谏著称,革命生涯中多次为党和军队立下大功,建国后一度担任总参谋长要职。然而五十年代末,黄总长因故从军队中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克诚一生刚烈,认准的事情、有利于革命和组织的,他都会不顾上下级关系予以明确指出,经常弄得上级很没面子,也数次因此降职、检讨,能够包容他的只有同样刚烈的彭帅。有一次在红军会议上,年轻的黄克诚反对上级攻打大城市武汉的鲁莽决定,直接站起来提意见,遭到重批。彭总是耿直之人,却罕见地劝黄克诚:说不动的事以后还是别说了。但是黄克诚不听,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彭总由此对黄克诚心生敬意,两人成为一生挚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期间黄克诚把新四军主力第三师发展到3万余人规模,是我军当中的一支劲旅。45年下半年他敏锐洞察形势,报请中央及时占领东北要地,自己的部队正好可以作为先头主力,从而赢得解放战争爆发后的战略主动权。这一想法与主席不谋而合,中央当即批准了黄克诚的请求,黄克诚所部成为了日后名震全国的第四野战军早期骨干之一,黄克诚功不可没,这也是建国前黄大将最突出的一项贡献,对全国战局有深远、切实的影响。其实这个过程中,黄克诚是越级上报中央的,很符合他的一贯作风:只要是好的、对的,就不受条条框框约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喜爱黄克诚,但黄克诚也不是没有因为观点问题和主席产生过争执,甚至就1946年四平战役主力部队的去留问题,直接指出主席的命令“是错误的”。主席并没有动怒,他太了解这位爱将,只是说“让后人评论吧”。像这样和主席当面争论对错,在我军高级将领中没有几个人会这么做,黄老就是如此耿直刚烈、坚持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1959年庐山会议,时任我军总参谋长的黄克诚却遇到了严重挫折。彭老总就大跃进中的弊端向中央谏言,结果遭到误解而招来批判。多位和彭总关系密切的高级将领也被牵连进来。其实当时受牵连并不等于要撤职、受批判,只要在谈话时违心地附和一下,就有可能避过灾祸。但是黄克诚作为彭总的一生好友,又是如此刚烈的性格,根本不可能说出违心的话:他正面对彭总的观点表示了支持,反对浮夸、虚假的工作作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如此,黄克诚大将被免去了总参谋长职务,从军队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因为类似情况不肯攻击彭总的还有邓华、洪学智、万毅、钟伟等名将,都被免去军中职务,有的甚至被下放农场强制劳动。好在1980年6月,黄克诚被组织正式平反昭雪,恢复了职务级别和相关待遇,6年后黄克诚大将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