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由广州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承办的“广州电动汽车用快充电池以及深化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产品质量国际比对研究提升成果发布会”在南沙区举行。

会上发布的14项电动汽车快充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团体标准,是近年来针对动力电池涉及维度最广、数量最多的团体标准,且部分团体标准内容已纳入新一轮广东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会现场。

电动汽车用快速充电锂电池

国内首次有了统一技术规范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在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方面,《极速充电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技术规范》《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快充循环性能测试规程》首次给出快速/极速充电的定义,率先对快充电池的基本性能要求、相关的电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测试等作出详细技术规范,为快充/极充动力电池的研发、设计、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引。

据介绍,发布的8项快充电池团体标准,是国内首次对电动汽车用快速/极速充电锂离子动力电池进行统一的技术规范,将助力广州企业实现多款超快充/极快充动力电池产品的开发、量产和整车搭载应用,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焦虑症”提供技术支持。其中,广州某公司的极快充、超快充电池搭载应用多家车企的不同车型,已实现全球量产销售,相关技术获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颁发的“电动汽车最快充电技术”认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项电动汽车快充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团体标准。

电动自行车电池是否“带病”

有了30分钟内快速检测方法

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方面发布的6项团体标准,从电动自行车电池原材料、电池产品质控、在役快检、消防模块设计以及使用、维护等方面多维度发力,充分考虑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的特点及性能失效规律,并注重消费者实际使用特征和快速检测需求,通过规范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提高消费者用车体验,以及引入电池质量等级评价机制,为团体内企业电动自行车电池“优中择优”提供技术依据。

其中,《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快速检测工作规范》明确快速检测工作各项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快速检测工作的环境、设备设施、快速检测项目、方法与要求等。针对现行标准中电池测试时间久、周期长等的问题,该规范创造性地提出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快速检测方法,能够在30分钟内完成初步测评,为快速筛选“带病工作”电池提供可能。

活动现场,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签订共建动力电池安全重点实验室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共同深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为广州深度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增添新动力。

多个规范文件“在路上”

将弥补锂电池安全短板

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此次发布的14项团体标准多与锂电池相关。实际上,近期以来,国家层面围绕锂电池,也先后发布多个规范性文件及征求意见稿。

今年5月初,工信部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对锂电行业的产能及技术、性能等提出了要求。

此外,《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标上月已获批,而《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送审稿)也已通过专家组审查。地方层面,广东省《轻型电动车及电池回收拆解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目前已定稿,计划于6月中旬发布。

天能集团宣传部总监王恒利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锂电池由于其物理特性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充电环节以及静置状态下,容易出现热失控现象,一旦发生热失控,将在10秒内发生剧烈燃爆,安全风险远高于铅蓄电池。

“国家和地方出台锂电池相关规范文件,将弥补锂电池的安全短板。”他表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