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才花1400+,团里还全都是大学生。”

“年轻人也有专属旅行团,简直不要太上头了。”

“同龄人纯玩、摄影师全程跟拍、深度环游川西。”

这个五一,主打年轻人的跟团游一跃成为了旅游界顶流。

公开信息显示,“新团游”在年轻人中翻红,在今年四月以来表现得格外明显。五一小长假前夕,有旅行社表示,他们在40多天时间内从社交平台上引入了上万个客源,五一还没发团,定金加团费就已经收了50万元,预估未来一个月营业额将破百万元。

全都是年轻人的旅行团,能有多好玩?和传统旅行团相比,为什么年轻人更喜爱这种团?“新团游”时代要来了吗?

“新团游”时代,社交盲盒来了

“新团游”时代,社交盲盒来了

按自由度来区分,旅游大致可以分为跟团游和自由行。

长期以来,传统的跟团游被自由行压着打,诟病的原因无非是老几样:“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毫无旅游体验感”,但每天行程中的“强制购物环节”都很有存在感。大众印象里,跟团游上一次的出圈,还停留在“00后混入夕阳红”的趣闻中。

我们姑且将最近兴起、聚焦年轻族群、主打同龄人纯玩的新型跟团游,统称为“新团游”。在这个五一,“新团游”打响了翻身仗,一跃成为了旅游界顶流,俘获无数95后、00后的芳心。

“新团游”能打赢翻身仗的原因何在?

从驴友的角度出发,是有新鲜感,大家都是年轻人,全程氛围很好,和陌生人没有心里顾虑,既拓展了社交圈子的边界,又比较随性,没有那么大的社交目的和负担。有网友表示:“反正结束后也不会再见了,万一玩得投机还能继续交往”。

在旅途中,有人因此结缘,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人成功牵手,至今仍是情侣;更重要的是,旅途可以汇聚各行各业的同龄人,为年轻人的同频社交提供了宝贵机会。

据统计,18岁~35岁的年轻人占据了“新团游”95%的客源。其中,小红书等平台上的女性用户尤为活跃,她们中既有渴望冒险的大学生,也有渴望逃离工作压力的职场人士。

来自安徽县城的芝芝就是其中一员。于她而言,这次去川西的“新团游”之行,更像是一场绚烂的梦境、一次“社交盲盒”的奇妙体验。

她的旅行团友们,来自五湖四海,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勤奋踏实的职场白领、甜蜜浪漫的新婚夫妻,还有那些选择暂时逃离日常、追寻内心宁静的gap打工人。

在短暂的旅途中,他们迅速打破陌生与隔阂,分享着各自的生活点滴和情感故事,喜怒哀乐交织在一起。

定制服务成新增长点,“主题游”受热捧

定制服务成新增长点,“主题游”受热捧

从旅行策划的角度出发,这些“新团游”瞄准了年轻客群,抛弃了传统“跟团游”被诟病的老套路,主打满足个性化需求。

与传统跟团游不同,“新团游”正逐步淡化卖线路的营销方式,转而强调体验感、获得感、社交化的核心价值。其中,“小团游”“主题游”“半自助游”和“单项游”等定制化旅游产品迅速崭露头角,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加灵活、个性化的旅游选择。

“小团游”中一名导游仅负责2人-10人,也会根据旅客进行定制,体验更好。

每一次“主题游”,都是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胡同游、寻秋游、古村落文化游、草药游……这些不仅仅是Citywalk、Mountainwalk的升级版,更是年轻人探索未知、追寻梦想的舞台。

“半自助游”和“单项游”,都是集中在传统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项中的某几项,游客可自行组合挑选,自由度较高。

有网友分享道,“参加同龄人旅行团真是非常省心,出发前就有领队在微信群里详细告诉我们需要准备什么,摄影师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如果他们有时间,甚至还会帮我们修图;有些团还配备穿搭师,全程都不需要操心,体验感非常好。”

想象一下,轻松愉快的氛围、好朋友式的服务、高端旅拍摄影、餐厅酒店信息透明,还有一群同频的人与你同行,这样高性价比的“新团游”谁能不爱?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文内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文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观点、得出的结论和建议等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承诺及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