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印度大多数人想到的不是犯罪率高,就是,然而还有一个国家比起印度,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孟加拉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国家对于外人来说简直无从下脚,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街上随时随地大小便几乎是司空见惯的

成堆的垃圾,充满臭味的空气,这里可以说是细菌和病毒的天堂。

孟加拉国发展之路

孟加拉国是一个位于南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这里不仅经济落后,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匮乏,人均寿命偏低,各类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究其原因,孟加拉国之所以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与其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孟加拉三面环水,一面与印度相连

作为典型的三角洲国家85%的国土是低洼平原水网密布,拥有230多条河流和上百万个湖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原本应该是孟加拉的福分,却成为该国的劫数,每逢雨季,大雨就会引发规模巨大的洪水。

1944年,一场特大洪灾夺去了30万孟加拉人的生命,1988年,洪水再次来袭,300万人无家可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波又一波的洪灾严重阻碍了孟加拉的经济发展,首都达卡至今仍是贫穷落后的景象,与中国的三四线县城难分伯仲

更要命的是,孟加拉拥有1.7亿人口,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080人,是全球人口最为稠密的国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量贫民居住在简陋的棚户区,生活在垃圾堆里

达卡市区根本看不到完好的垃圾桶,随处可见散乱的废品废纸飞舞的苍蝇蚊虫,市政设施极为薄弱,下雨天就会有大量污水混杂生活垃圾漫过马路散发腐败恶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气质量更是糟糕,市民普遍面临呼吸道疾病威胁,这已经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景象

除此之外,孟加拉河网密布,河水又十分泥泞,导致河岸和海岸线极易发生侵蚀。仅2022年,就有710万孟加拉人在洪水中失去了家园无家可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孟加拉国的城市卫生状况可想而知,据报道,孟加拉国很多城市没有引进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的概念,生活垃圾随处可见

有的城市甚至没有设置垃圾收集点,居民生活垃圾直接扔在街头巷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垃圾小山”,由于气候湿热,这些垃圾还会腐烂变质,散发出刺鼻的恶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城市的“垃圾河”更是闻名遐迩,许多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现在都变成了黑乎乎的污水沟

说到水沟就不得不提起印度河,因为其与孟加拉污水沟有着密切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印度恒河到孟加拉污水沟

印度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最神圣的河流,每年夏季,印度教信徒会在恒河里洗礼,随着印度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恒河变得越来越脏乱

加上各类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大量排放,恒河的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尽管政府投入巨资打造污水处理厂,但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次采集恒河水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水质中含有大量细菌和致病因子,直接饮用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然而这条被印度人糟蹋的恒河,最终流入的地方便是孟加拉国,孟加拉三面环印度一面濒临孟加拉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印度的恒河流入孟加拉后,对当地人而言,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脏乱差的环境让孟加拉人对水源污染麻木不仁,也不会在意空气和生活环境的恶化。

一个不严格管控人口增长、不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注定难以脱贫进步,孟加拉靠海运比较便利,或许还有翻身发展的机会,但目前来看,这里堪称是“污水沟中的污水沟”,完全活在第三世界的苦难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孟加拉国人的个人卫生习惯也令人堪忧,由于长期生活在贫穷和污浊的环境中,很多孟加拉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报道称,一些孟加拉妇女会在公共场所如厕,甚至直接在街上解决生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现象虽然与孟加拉国厕所设施匮乏也有关,但核心还是民众卫生意识淡薄造成的结果。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孟加拉国也面临严峻挑战。仅就厕所问题来说,据世界银行调查,全国只有一半的制造企业一半的小学设置了厕所,且女厕分离的情况更加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孟加拉国的公共卫生条件亟待改善

虽然如今的孟加拉国成为了充满“垃圾”,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曾经也是一个十分辉煌富有的国家。

孟加拉国:从辉煌到落魄的历程

孟加拉古国曾经是南亚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全盛时期在文化、经济等领域遥遥领先,然而,西方列强的入侵逐渐改变了它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世纪中期,孟加拉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大肆开采本地资源后置之不理,直接将经济中心转移到印度。

此后一个世纪,孟加拉先后遭遇战乱和外国瓜分,经济陷入瘫痪1947年,印巴分治时,孟加拉被一分为二,一半归印度,一半归巴基斯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巴长期受巴控制,直到1971年才宣布独立

独立后的孟加拉政府曾试图利用外援改善基础设施,但成效不大,内陆交通依然不便,出口贸易难以进行。

工业化水平低下,农业又受污染影响,国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人口持续增加,已超过1亿7千万,使问题更加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经济困境,孟加拉不得不寻求变通之策拆解废船成为一大产业,为部分穷困民众提供了就业机会。

但工作环境恶劣,安全措施不足,导致许多工人伤亡,这一行业也因污染和危险而饱受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如此困境,孟加拉国政府和人民并未就此放弃,而是积极寻求改革与发展。

在世界银行的倡导下,孟加拉国政府已经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公共卫生规划,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安全卫生设施全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资源部门也在监督各地政府清理“垃圾河”争取恢复这些河流的生机,虽然收效甚微,但这些举措已经点燃了孟加拉人民心中的希望之火。

结语:

近年来孟加拉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已跃升为南亚第二大经济体,这得益于,孟加拉政府在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等经济政策上的努力。

一些业内专家预测,如果孟加拉国能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经济实力将获得质的飞跃,而孟加拉国内环境也将获得巨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