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寺及其元碑中所载的村落姓氏

作者:刘春林

前视宝刹云雾罩,后依古洞出仙人。

左临绵水蛟龙起,右峙台山虎喧吟。

这四句读之上口若诗之语,为明天启四年(1624年)所立的《重修佛殿碑记》中,对龙门寺四周境象的描述。“龙门寺在县东北五十里河西乡,土人称为河西寺。宋元祐中建,今院宇尚完好,为邑中名胜之一”,“寺分上下两院,殿宇皆甚雄壮。浮屠矗立寺外,尤足表现庄严气象。寺址宽广而幽雅。上负虎头山,下临绵蔓水;对面,稻田数顷,大树千章,苍翠葱茏,一望无际。若自远处隔岸观之,斯地真不啻蓬莱仙境也。” (民国《井陉县志料》)惜今已荡然无存。

然,《志》所载龙门寺的创建时间或不确切,从《重修佛殿碑记》中的“诚唐王创建”及“唐代已(以)后”的表述看,其创建时间似为唐贞观年间。至于龙门寺被称为邑中名胜的原由,元至顺三年(1332年)慈云大师海聚在其所撰的《广平路威州井陉县阴泉乡河西龙门寺住持讲至慧日永明大师福义等并施主重修之碑》(下简称《元碑》)中,也有着令人向往之记:

龙门古刹者,秀净奇哉乎?云山寂寂,巅峰峭壁堪图;冶水潾潾,渺漠波翻若画;高连岳岫,台阡桧柏遮围。下接泉源,桃水眠溪缭绕,龙蛇混杂,犹如五顶之幽玄。凡圣同居,真乃清凉之境界。逢天昧窨弥云,覆罩金田;遇爽清明累日,光辉宝地。

今龙门寺的遗址尚在,但沧海桑田,已几无当年胜境。近日,我在此见到了这通元碑。原本此碑文已收在许力扬先生主编的《井陉碑石文选》之中,曾细读,并未留下让我眼前一亮之感。尽管碑略有残阙,但去尘识读,读至所刻村社长、都维那、维那的布施,看到下安、上安、三牛、井陉店、孙庄、阎奉、平望、南防口、北防口、冶里、柏山、元村、河西、落阳、水碾、王舍、庄子、方山等村落名称及“赵钱孙李”的姓氏人名时,激动不已,自感其为研究井陉村落变迁、人口迁移的重要实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天启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至顺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至顺碑局部

纵观1986版《井陉县志·城镇乡村》中的各村名由来,或因受当时撰者所掌握资料所限,与碑刻对照,多有讹误。如南平望,其载:

据冯氏谱书载: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冯氏自本县冯家沟(现属石家庄市矿区)迁此立庄。

平望为千年古村,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的《父母生天幢子》中已有“一女适平望庞和”之记。而《元碑》中更有“平望村冯秀并妻张氏施钞壹定(锭)”之记,《志》所载之误显见。再如孙庄村:

据高氏谱书载: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高氏自本县北寨(现属石家庄市矿区)迁此立庄。

碑刻中记有该村贾成□、贾七、小贾二、小贺大四人,可见,元时孙庄已为村落,并在此已有贾、贺二姓聚集。又如东元村:

据唐代庙字“保元寺”石刻载(现残迹尚存):此村原名庄子。建寺后,以保元寺之“元”字名村。明洪武年间,元村分为两村,路东为东元村,路西为西元村。

碑刻中同时出现有元村、庄子两村,元村“原名庄子”自为误。

碑刻中的一些村名无疑佐证着其村名称的更改历史,如水碾村,“今名曰坡头”(《重修佛殿碑记》);三牛村,“因有李姓之人丢失三头牛于此,故称‘三牛村’……(今)改村名为三峪(1986版《井陉县志》);落阳村,“相传刘秀被王莽追赶至此,太阳将落,故取名落阳,后因“落”字不吉,改称为乐阳,后演为洛阳”(引文同前)等。也使人对一些村有了新的认知,如阎奉村,或为今岩峰村的曾名,至于变更过程,尚需进一步的考证。

井陉诸多姓氏随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而来, 能够确切地追溯到元代的姓氏并不多,尽管碑刻中所列仅为施钞的信徒,并不能代表一个村当时姓氏的全部,但从中可见一斑。如上安村共涉十人,涉王、韩、董、张四姓,其中王、韩、董至今仍然为上安东、西两村的主要姓氏,即此三姓在村中最少也已繁衍了700余年。因笔者对其他各村现今的姓氏组成不甚了解,无法确定其繁衍状况。现将可识读的各村布施花名整理于下,供有志者类比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至顺碑局部

下安村:社长张千

上安村:王五老妻张氏、韩敬先并姪韩之道、董成、王世英、董社长、董□、王资义、张德林

三牛村:刘世英并妻黄氏、上京刘大、戎社长

井陉店:王□甫并妻李氏、王锻

孙庄村:贾成并妻杜氏、贾七、小贾二、小贺大

阎奉村:岳思直母亲王氏

平望村:冯秀并妻张氏

南防口村:荆林并妻宋氏、荆□并妻宋氏、师大本、杜寿乡、尹智

北防口村:王首领、刘子益

冶里村:贾□弟贾二、贾三、贾四;贾成、贾仲良、福贾四、贾□、殷□

柏山村:耿喜并妻刘氏

元村:李社长妻黄氏、耿福坚妻张氏、王四、张大布、胡王二、王乡头、王教谕、王先生、王世英、孙成

河西村:社长阎七妻刘氏、封聚、阎三老、阎兴、阎成甫、马大、小阎三、封宽甫、马百户、阎伯明、小张□

落阳村:张彦明妻刘氏、侯社长妻杜氏、靳社长、靳福连妻赵氏、苏提领妻杜氏、王泰并妻梁氏

水碾村:前王社长妻李氏、皮王四妻王氏、李弹压、李百户、王秀宝、赵子玉、小王大

王舍村:都□陈

庄子村:社长王三

方山村:康社长(维那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至顺碑局部

从布施上的花名看,既有入品的文武官员,如元村的王教谕、河西村的马百户、水碾村的李百户、落阳村的苏提领、北防口村的王首领等,也多有负责村社事务的乡头、社长,虽仅留下了姓氏,但对于研究一个村落、家族的兴衰史无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有问题留言 我们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