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绵阳叫圣水寺的寺庙众多

论规模,论名气

非城区高水塔子山的圣水寺莫属

但要论文物价值

位于游仙区魏城镇的圣水寺

才是真正的宝藏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模不大的圣水寺掩映于

魏城镇圣水村圣水山上翠柏之中

从魏城场镇沿猫儿沟前行

十余分钟便可抵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寺庙修建在由青石条垒砌而成的台基之上

从寺庙前历代修缮的碑记可知

圣水寺建于唐代永徽元年(公元650年)

穿过石拱门拾阶而上

仿佛穿越了时空

来到了一个宁静而庄严的世界

这里,古木参天,绿叶如盖

阳光透过树梢洒在斑驳的石阶上

形成一片片光斑,犹如历史的印记

静静诉说着过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殿台基前的石刻雕工精美

二龙戏珠、狮舞绣球及各种花鸟鱼兽图

被古时的匠人刻画得栩栩如生

古石雕艺术的生动魅力

跨越了时间的界限

至今仍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水寺最有价值的石刻艺术宝藏

是大殿后石壁上的唐代摩崖造像群

现存龛窟7龛,题记8则

开凿于唐初永徽元年至唐代后期中和年间

有佛道合龛造像、道教和佛教造像三种形式

摩崖造像是艺术与信仰完美结合的瑰宝

这些造像历经岁月洗礼

依旧栩栩如生,讲述着千年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永徽元年的题记内容来看

最大的第二龛应为天尊老君和52真人

阿弥陀佛和52菩萨

此类题材的造像较为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3、4、5龛均为竖长方形双重龛

外龛龛楣为宝珠形,其龛窟形制、造像内容

与绵阳西山观玉女泉造像非常相似

应为同一时期的道教造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壁造像保存最完整的

是第7龛的水月观音造像

根据窟内题记

有纪年唐中和五年(885年)的记载来看

此尊水月观音为雕塑类中目前已知年代

最早的水月观音像

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有具体年代的水月观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

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

水月观音的形象,最早可能始于中唐时期

观音胸前挂涂金璎珞,上身着贴身无袖绿衣

双足赤,右脚自然下垂,脚掌踏于平地

左脚横架在右腿之上

双手十字相扣,抱左膝身略后仰

因其坐姿民间又俗称“跷脚观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水寺摩崖造像不仅是艺术的杰作

也是历史的见证

它们承载着无数信徒的虔诚与祈愿

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感受了岁月的流转

站在这些古老的雕像面前

我们仿佛能听到那些古老诵经声在耳边回荡

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安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相约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