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在农村还是十分看重的,老话也说了“生死都是大事”,而在农村地区丧事被称为“白喜事”,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

在这样一个庄重而特殊的场合,有着一系列不成文的规矩,这些规矩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的约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年轻人来说,了解并遵守这些规矩,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人际关系的尊重和维护。那下面这六条老规矩,大家可有听说过呢?了解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1)丧不报,不吊销,不烧纸钱,不谢孝。

这句话指的是在办理丧事时,家人需要主动向亲友通报丧事,然后亲友就会陆续来逝者的灵堂前吊唁,这是基本的礼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如果逝者的亲人没有来报丧,那么亲戚就算是知道了,也是不能去吊唁的。另外亲友来吊唁的时候,按照传统习俗,会焚烧纸钱等物品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而逝者的子女则会跪在灵堂前行跪谢之礼,以此对亲友表示感谢。

如果亲友是空着手来的,没有在灵堂前焚烧纸钱等物品,那么亲友就不需要向亲友表达感谢。这个也是自古就有的老规矩,在很多地方都有这种说法。

(2)报丧不说‘死’,抬棺不言‘重’”。

这句话则体现了农村社会的语言禁忌。一般家中老人去世了,都是至亲去给亲戚报销,比如逝者的子女,或者是逝者的侄儿子等。在过去都是要挨家挨户去报丧的。

而在报丧时,人们会尽量避免使用“死”这个字眼,而是用“走了”、“不在了”等委婉的词语来表达。这是因为“死”这个字眼在农村社会中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地,在抬棺时也有规矩,就是不能乱说话,比如即便是棺材很重,抬起来很困难,也是要避免说“重”这个字眼,还有要避免说“臭”等,因为这可能会被视为对逝者的不尊重和对生者的不敬。

(3)红事不请不来,白事不请自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村里有人家办酒席了,是红喜事的话只有受到邀请的人,才可以去吃酒席,因为很多家庭办红喜事,普遍规模不大,一般都是亲友,不会邀请村里的村民。所以如果没有邀请,大家就不要主动登门去贺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在白喜事的话,就是 村里有老人去世了,那么就是全村家家户户每家至少要有一户去帮忙,并且这样的也被称之为“吃席”,就是全村人都要参与的。只因为白喜事一般不会邀请,都是主动去参与,去帮忙的。这种“不请自来”的关怀体现了农村社会的紧密和温暖。

(4)爹死随便埋,娘死等舅来。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偏颇,但实际上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不是说在处理父母的丧事会偏心,而是对待不同逝者的处理方式有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的意思是说,父亲去世了,那么丧事都是可以由儿女商量着来办。而如果是母亲去世了,那么母亲的丧事就需要等待舅舅到来之后,听取他的意见和安排。

只因为在过去舅舅在家庭中拥有很高的地位,老话说“天上雷公,地上舅公”,舅舅也是母亲娘家人的代表,这样的重大事情必须要娘家人也参与进来,这也是对母亲和她娘家人的尊重。有了舅舅的坐镇,也能更好的确保丧事的顺利进行。

(5)宁借人停丧,莫借人成双。

这句话则体现了农村社会的道德观念。在农村地区,房屋是人们最重要的财产之一。然而,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时,即使是涉及到停丧这样的大事,人们也愿意伸出援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停丧只是暂时的,而且是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安慰。相比之下,如果借出房屋供人结婚或居住,则可能会涉及到更多的纠纷和麻烦。因此,人们宁愿选择借出房屋供人办理丧事,也不愿意借出房屋供人结婚。

(6)冷棺莫入村,热孝莫登门。

所谓“冷棺”指的是没有及时下葬的棺材,这样的棺材进入村庄会给村民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和恐慌。因此,在办理丧事时,家人需要尽快将逝者下葬,以避免给村民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热孝”则是指刚刚失去亲人的孝子孝女,他们还处于守孝期,这个期间是不宜去他人家串门的。在过去有一种说法,就是要进来避免参加白喜事,就是因为认为这样不吉利。

而有孝在身的话,就不宜去他人家串门,比如在丧事期间,他们应该尽量避免外出或拜访亲友,以免给他人带来不便。

在过去还讲究守孝三年期间是不能办大喜事的,比如不办寿宴,不能结婚等,甚至在春节期间也是不能贴春联,如果要贴的话就只能是贴“白”春联。

类似的规矩还有很多,比如“人死忌讳三六九,烧纸要躲三个七”、“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和“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等等,这些都是在农村地区广泛流传的老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随着农村的老人逐渐老去,很多的传统习俗和礼仪也在消失。在我村里就是这样,而且现在很多的农村老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是有些老规矩还是不能遗忘的。

因此村里的老人在近些年也很重视对年轻人的教育,就是遇到红白喜事了,也会让年轻人去挑大梁,并且告诉他们一些红白喜事方面的规矩。#头条创作挑战赛#

总之,农村“白喜事”的规矩虽然看似繁琐和复杂,但实际上它们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

对于年轻人来说,了解并遵守这些规矩,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更是对人际关系的维护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你的家乡有这些规矩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