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

一女子在江西武功山

徒步的过程中出现失温

经救援送医后不幸离世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相关负责人 表示

遇难者走的是非景区开发的户外穿越线路

在景区管辖范围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日下午

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初步了解死亡原因为失温

据了解:

徒步中有“正穿”“反穿”的说法

反穿指的是走不同的路线

通常难度增加

▲ 登山线路图(网络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登山线路图(网络截图)

有网友在19日发布的视频显示

自己爬武功山遇上大风和下雨

风吹得人走路不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网友提供的视频截图

近些年

户外运动热持续升温

但不少人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

而盲目行动 很容易发生危险

案例警示

2021年5月2日,陕西太白山,2名来自内蒙古的登山爱好者,计划从周至老县城登上太白山,准备穿越鳌太线。2人在太白山二爷海遭遇极端天气,其中1人由于失温不幸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全提示

失温症

简而言之就是人体的体温调节失衡

产热低于散热

导致人体热量逐渐丧失

无法维持正常体温的现象

不只有寒冷的环境人体才会出现失温

风、湿、冷这三大因素

只要满足其二

即使是在炎炎夏日

依旧可能发生失温

失温的三个阶段

一般而言,失温症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即轻度,中度,重度失温。

在第一阶段,人体的热量开始流失,体温开始下降,直至核心温度低至32℃-35℃左右。呼吸和心跳逐渐减慢,肌肉逐渐僵硬,患者行动变得迟缓。

在第二阶段,随着热量继续流失,核心温度低至28-32℃左右。患者口齿不清、反应迟钝,出现恍惚的状态。

在第三阶段,人体温度严重降低,核心温度下降至28℃以下。此时,失温情况已经非常危急。患者没有意识,呼吸和心率都变得很慢,血压降低,肌肉变得僵硬,心脏出现纤颤,随时面临心脏停跳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出现失温该如何救治?

脱离低温,安全转移:发现有人出现失温症状时,要立即将患者脱离低温环境,转移至温暖、避风的安全环境或医院。

判断失温程度,及时急救:根据患者状态判断其失温情况,根据其症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或拨打120急救。

保持干燥,核心供暖:检查失温者衣物,尽快替换潮湿的衣物。同时,用保暖设备,例如热水袋,发热贴等对失温者核心部位进行加温。需要注意的是,只针对核心进行加温,千万不要采用搓手搓脚等方式给四肢加温,否则会导致四肢冷血回流到心脏,可能引起心脏骤停。

适当进食,输入能量:视失温情况,让失温者食入一些高热量,好食入的流质食物,让其快速补充能量。

如何预防失温?

徒步、登山目的地多为高海拔地区,气温要低于平地,理论上,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便会降低6℃。户外爱好者出发前,需提前了解当地天气情况,如遇恶劣天气要果断取消行程。同时,要记得多带几件衣服,保持身体干燥,若被汗水、雨水打湿,及时更换衣物。关键时候,帽子、雨衣、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保温毯等都是能救命的。

此外,高海拔地区往往风大,流动的空气在高海拔地区会不断把热量从人体体表移走,这种“风冷效应”使体感温度在有风时会更低,一旦有失温前兆应尽量做好防风措施。同时,要防止脱水、避免过度疲劳,补充食物和热饮能有效预防失温。总之,失温在户外活动中虽然是致命的,但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

在进行户外活动的同时

一定要特别注意

身边的安全隐患

这份户外登山安全提示请收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应急提醒您:

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安全技能,加强安全防范

end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红星新闻、极目新闻、中国消防、河北应急宣教中心、沈阳新闻综合频道、武汉应急、光明网、马鞍山消防

▌编辑:深圳应急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用就奖励一个“”和“在看”吧~